“空中读写教室”课题成果在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奏响学术强音

作者: 孙琍 发布时间: 2020-11-02 阅读:( 3175 )  

5f9ff92a7ee53.jpg


丽娃河畔,教育盛会;

学术强音,奔竞激荡。

实证论坛,共筑卓越;

群贤毕至,全球瞩目。


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于2020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行。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自201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国内教育学界共同期待的学术盛会。


本届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的致辞中隆重拉开序幕,共同见证了第四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之后,大会聚焦教育实证研究的各类方法及其应用,设置平行分论坛、实证研究方法工作坊、与学术期刊主编面对面等议程展开,既有学术的理论支撑,又富含教育实证研究。


此次盛会由17家高水平教育学教学科研单位分别主持分论坛,通过组织专家评阅610余篇会议投稿论文、定向邀请等方式,吸引了数千名高等教育专家、基础教育研究部门学者参与现场论坛。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论坛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通过全球直播扩大论坛受益面,共计约十万人次教育工作者参加了线上讨论。


5fa0ed8538e30.jpg


杭州钱塘新区教师教育学院《钱塘教育》执行主编孙琍老师负责主持的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空中读写教室:疫情背景下经典读写智能融合探索》有幸受到大会邀请,在分论坛三“教育研究中的案例分析方法”做专题报告。孙琍老师与课题组核心成员陈王玫老师共赴华东师范大学,将空中读写教室的研究成果在丽娃河畔奏响了学术强音,与诸位教育界学者进行了高水平的研究分享。


课题组核心成员陈王玫老师代表课题组做了精彩的论坛报告,从构建背景、研究目标、内涵特质、实践探索、成效反思、未来展望等六个方面分享了该课题依托孙琍名师工作坊自2020年3月立项以来的研究情况,回顾了杭州钱塘新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陈锋的课题指导,浙江师范大学王国均教授的理论引领,杭州钱塘新区名校长陶惠芬和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田畅永的研究支持,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堂转型指导中心研究基地——杭州钱塘新区月雅河小学语文组骨干教师共同研发的“空中读写教室”网络平台与新湾小学许敏老师的古诗文学唱画作传承经典系列教学课例的闪亮研究历程。


当得知“空中读写教室”平台作为疫情期间的特殊产物,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打破教育原有的时空壁垒,不但发布了系列研究成果,还收获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后,东北师范大学李刚教授对课题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秦玉友教授亲笔题词对课题研究寄予厚望,祝愿“空中读写教室”项目取得更丰富的科研成果。两位教授与课题组老师亲切合影,并鼓励课题组要继续以宽阔的教育视野,积极的教育态度,扎实的教育实践执着未来的课题深化研究。


5fa1073896831.jpg


作为浙江省教科规划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战疫背景下空中读写教室的构建与研究”课题已于2020年8月圆满结题,研究成果亮相于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是对本课题研究的极大肯定,对全体课题组成员来说更是莫大鼓舞。


“空中读写教室”是非常超前的读写理念和模式,一方面它需要融合人工智能与“读写教室”的基本要素和特点,这对课题研究者的现代信息素养提出了极大挑战。对学生而言,空中读写教室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提供了一个无形又无限的读写内容和空间,是空中读写与儿童生命相遇是跨越时空的童心雅遇。对教师而言,空中读写教室给了老师们无限的教学空间,在此可以和孩子们畅读文学、畅谈经典、畅想未来。


未来,“空中读写教室”的课题组成员们将满怀教育热情,继续深化研究,为孩子们构建充满诗意、飘满想象、迸发智慧、见证成长的时光之境,真正把教育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让科研之花真正盛开于教学第一线!


5fa11b29a0700.jpg


(供稿:孙琍名师工作坊)


65bf09475eafc.jpg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