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视界- 大课堂

教育科研——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钟志农
0
<p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4px;"><strong><img src="/data/upload/img/2019/06/15/5d0491bce7850.jpg" title="5d0491bce7850.jpg" alt="5d0491bce7850.jpg"/></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6px;"><strong>浙江省特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钟志农&nbsp;</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谈到教育科研这个话题,恐怕要从我个人的一段经历说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93年秋天,我从黑龙江我下乡的农垦局回到了故乡——杭州,那一年,我是50岁。50岁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岁数,这个年龄回到杭州来干什么呢?有人给我做了一个推断,说“老钟是回来养老的,叶落归根吧。”确实是叶落归根,但我并不想把这最后的十年“养”过去。在当时的背景下,52岁若是在一个部门担任负责人的话,就该退居二线了。所以,对于我这样一个老同志,当地教育局在安排的时候也是煞费苦心。于是我提出要求,说把我放到业务部门就可以了。由于我是以行政干部的身份回来的,我之前在教育行政岗位担任行政主管13年,现在却要求到业务部门,会有人持怀疑的态度:从一个13年的行政干部转到业务上来,他是否还能行?我听到这些议论,就在家里跟太太讲了一句话:你和我回到了杭州,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咱们自己要有信心。我向你保证:我“一年站住脚跟,两年打开局面,三年做出成绩,五年要有贡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八年。2001年,浙江省在因故中断了若干年之后,又重启了“特级教师”的评选工作。那一年我已经退居二线,在帮助我所在区教研室的几位老师跑材料,送申报表。到特级教师申报时限只剩三天的时候,领导找到我说,老钟你怎么不报?我说我报什么呢?第一,我算什么学科?(我是搞心理学研究的,算是什么学科?)第二,我已经58岁了,58岁还有什么年龄的竞争优势?所以我说我不报,我想反正再有两年我就退休了。临申报结束还有最后一天时,领导在单位里突然召开一个会,就说了一件事,要求凡是符合申报条件的一律上报,申报特级教师无关乎个人意愿,而是关乎我们区整个教研机构的水平和高度。我一听这个话,散会后就到领导办公室,表示同意申报,并回家开始准备材料。</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写过什么东西都愿意保留,不随便扔。我忙碌着整理这些年来积累的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完之后,突然有一个感觉,我是应该申报特级,因为不回顾不知道,一回顾走过的路程,发现自己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第二年四月起,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专家共5人组成评审小组开始对我进行考评,前后近10道程序都没有问题,评到最后一关终审时,评委们对我的年龄和学科争论许久。最后由省教育厅领导亲自拍板,高评委商定,特设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级教师,审批程序由德育学科组履行,在全国范围内开了同类评审工作的先例。就这样,我自感稀里糊涂、歪打正着的,在58岁时被评为了特级教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事后有人问我,钟老师,你是如何经过8年的时间,从一个多年从事行政管理的干部走上特级教师之路呢?我想了想,回答了四个字:“教育科研!”</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实际上,我成长的道路就是从教育科研开始。1993年回到故乡之后,我被分配到教科研部门。过了半年,又让我兼任高中历史和初中社会两门学科的教研员。理由是文史不分家(我是学中文的)。处于这样一种形势下,我对自己有一个考量,作为历史教研员,在这个领域要想有所突破估计很难,因为有很多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在专业领域远远优于我。这是我所不熟悉的领域。那我应该朝哪一个方向去发展呢?我开始查阅资料,研究我国当下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哪里。将近半年的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在查阅资料,各种刊物、各种书籍都在看。看完后我得出一个结论:21世纪,教育很可能会有两个大的改革方向:一个是心理辅导可能进入我们的德育领域,这是我看了大量的材料,特别是台湾和香港的相关教育资料后得出的结论;第二个就是课程必须改革。所以,根据我的经历和经验(我有12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我觉得今后在德育领域引入心理辅导一定是大势所趋。于是在1994年的四月份,我申报了第一个课题——“初中生心理辅导目标体系的研究”,我找了一所实验学校,找了几位合作者,就这样走上了教育科研的道路,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所以我的教育科研道路和我的心理健康的从业道路是同时起步的,到现在为止,刚好是二十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接下来我就想和各位老师分享一下我在教育科研与心理辅导领域中的一些心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首先我想说的是——“树立八种科研意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一种意识,“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很多人都觉得“教育家”高不可攀,而我觉得“教育家”就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教育的专家而已。也有人说中国缺少教育家。真的是这样吗?从中国缺少“大教育家”的角度说,可能是这样的。但我觉得我们无需妄自菲薄,为什么别的行业都可以出“家”,而教育界那么难?为什么可以有青年画家、青年舞蹈家、青年艺术家、青年书法家、青年企业家,唯独我们教师不能是“教育艺术家”?为什么我们要用“教书匠”来形容我们的教师,而优秀教师则是“教学能手”?我们知道“能手”这个概念是工匠级的,为什么不能说我们是“小学教育艺术家”、“中学历史教学艺术家”?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模范班主任评为“德育管理专家”?我们从没有听过“模范数学家”,“模范科学家”,我们只听过“模范工人”,而“模范”也只是“术”的范畴。看来,我们自己把自己看低了。依我看,教育是一件非常复杂的脑力劳动,是综合性的劳动,不是机械重复操作的工匠型劳动。完全可以成为“家”,甚至是“大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然,要想成为某一领域里的专家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在同行内具有话语权,乃至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二,是学科业务能力精良;第三,要有教育思想,要有你独到的理论建树,如果没有思想,只有技巧,那就仍旧没有摆脱工匠型的人才模式。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意识,就是要“争做教育家,不当教书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二,要树立“教育是科学”的意识。</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推动力。我们可以反思一下,现在究竟有多少人将教育当做科研来对待?很多老师认为,我就是教书育人,可“教书”时并没有把它当做科学,“育人”时也没有把它认真地当做科学。批评一通,骂一通,教训一通,那能叫科学吗?反过来,我们一方面没有认真按照科学规律来育人,另一方面却做了多少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我们的问题是出在我们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我们违背了教育的规律。我们现在有多少老师工作得那么幸苦,那么有职业倦怠感。我们都在埋怨这个社会有多么不公正,社会的压力太大了,学生太难教了,升学压力太大了,家长的要求太高了,等等……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之所以教书教得这么辛苦,其实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教育的规律,所以我们会不断地碰到钉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那么教育的科技含量到底有多少?这个专业的科技含量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就两条,一是学科教学规律,一是人的成长发展规律(也就是心理学的规律)。所以,当一个老师无非是要遵循两条规律:一条是课堂认知规律,学科教学是遵守课堂认知规律,才能够获得成功的,谁能把这条规律用得好,谁的课堂质量就高;还有一条就是遵循人的心理发展、人格成长的规律,如此我们就能获得育人的成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三个意识,“科研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家现在都在搞科研,先要立项,再跑课题,“跑课题”是我在教育科研部门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课题“跑”下来后要开题论证,请专家,付费用,之后便无声无息。到什么时候开始忙呢?要到两年后结题的时候,才开始忙:要补材料,把文章做圆,再上报,评奖。结果是学校有了一个荣誉,对个人来讲评职称也有了很重要的硬杠条件。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科研相当普遍的现象。当然凡事都有例外,一切皆有可能,不排除有一些学校还是非常认真地在做教育科研,但我们也要正视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教师搞科研的目的是功利性大于实用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从1993年到1994年,花了半年时间来研究心理学辅导要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什么作用?它的切入点在什么地方?它对教育教学的推动抓手到底在哪里?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可以说这二十年来我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焦点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本土化,如何从西方传入我们中国的校园,并在我们本土立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94年我搞了这样一个课题,找了一个试点。接下来,通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和第一手的资料,我心里有了底,明确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推广和应用。如果一个科研项目结束了没有应用价值,不把它推广,那科研意义何在?所以接下来我做了区域性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报了一个浙江省的省级课题。这个课题我是以发展性的心理辅导作为抓手:也就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和预防,并不是狭隘地为了解决某一个学生的某一个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而是为了让全体学生发展,发展得更快、更好、更符合规律。那么载体主要靠什么?靠心理辅导课。所以我在三年的时间里,主持编写了四百三十二篇心理辅导课教案。实际上是两年(中间因此患了眼疾)。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在一个六十万人口的区县里全面推广。2002年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出版了《小学生心理辅导手册》及《教师参考手册》,2003年又出版了《小学生心理辅导优秀课例和点评》的光盘。实际上这个过程都是在总结、在研究。2007年,我把这12年的研究成果理论化、系统化,出版了《心理辅导课操作实务》,这本著作从出版到现在一版再版,发行量已经超过十多万册,并且作为师范类高校心理专业学生用的教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0年,教育部打算修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委托某家杂志社成立了课题组,召集了几十位专家,分设了六个小组,来做筹备工作。我和安徽师大心理系的姚本先教授负责“课程建设组”,他是组长,我是他的助手。这件事情又带动了我后续的研究。因为有些事情、有些设想,从行政角度考虑,会有很多局限性,要反反复复考虑许多因素,比如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域之间存在差异性,等等,所以要做成某件事情恐怕比较难。我当时就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要建构一个发展性心理辅导的课程体系,否则无法改变一线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状。而这件事官方做起来确实不易,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民间先探索起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认为,发展性心理辅导不能是无序的、随意的,它应该与学生心理发展的足迹同步,并且要始终考虑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智力与人格两方面的成长需要。所以,心理辅导课的主题设计必须要有一个整体性、连贯性的架构。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我把它称作“六六工程”。也就是说,从实际的可能性出发,一个学期开6节心理辅导课比较适度,那么,小学1-3年级六个学期要开36节课,小学4-6年级也要开36节课;以此类推,初中、高中、职高,都是“六六36节课”。这样,基础教育12个学年,学生要系统地接受144节发展性心理辅导课的教育。这个过程中,主题的设计要符合“发展关键期”的需要,并且能够循序渐进不重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比如,小学低段是注意力、观察力发展比较迅速的阶段,那么,一年级和二年级就要各用一个学期分别集中训练注意力和观察力。再有,什么时候来推动思维力和想象力是最有效的时期?什么时候抓记忆力的大踏步前进、跨越式发展是最有效的时期?这些问题我感受很深。我长期在中学工作,特别是在高中工作,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往往是两个“智力品质”存在问题:一个是思维品质低下,一个是记忆力品质不高;也就是说,想问题想得不快和记知识记得不牢是中学生学习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而思维发展大踏步前进、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恰恰是9到10岁,这是至关重要的一跃,从形象思维跳向抽象思维。这两年当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没有提升,直接影响到他升入中学后的学习水平。林崇德教授曾经说过两句名言: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核心是概括。林老师及其学生研究的结果是,三、四年级是小学生智力发展非常非常重要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在学生三、四年级的时候重视孩子们的认知心理辅导,并重点进行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比如在孩子四年级的时候有一系列的课来训练学生思维,让孩子们想得“快”—思维的敏捷性,想得“活”—思维的灵活性,想得“广”—思维的发散性,想得“深”—思维的聚合性……还有思维的逆向性、思维的超越性,等等,这些个思维的品质都在三、四年级,特别是在四年级面临着“加速期”(林崇德语),所以要加入大量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还有,想象是形象思维的特殊形式,所以我们在三年级通过一个学期来集中训练。而记忆能力是智力的重要内容,如果小学生在12岁时记忆方式还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那将会构成他进入中学后学习障碍的主要因素,这是心理学领域早有的定论。而一个孩子的记忆从死记硬背到理解记忆,从“眉毛胡子一把抓”式的记忆到归类记忆,这样跳跃式的加速发展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样一个关键期是以六年级为中心,当然个体有差异,前后或早或晚大约相差一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到初二再训练学生归类记忆的能力,恐怕为时已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还有,什么时候抓好学生元认知的发展呢?一个学生智力的发展除了智力因素还包括很多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元认知,即一种审视自己学习过程的能力。也就是一个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包括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整和自我反馈,以及时间的利用、对错误信息的识别和纠正,等等,所有这些自我回馈的问题都涉及到非智力因素。那什么时候抓这些问题呢?还有如何防止初中和高中学生学业水平两极分化呢?这两个阶段出现的两极分化,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出现动摇并引发一系列的行为问题。那这些问题什么时候解决是最合适的?我们也要在“六六工程”里把它体现出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再比如说,中小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几个关键期体现在什么时候?我搞这个发展性辅导的研究就要思考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怎样在心理辅导课堂中加以落实。比如说,什么时候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效果是最好的。我们现在好多小学生的习惯不好,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现在很多家长发愁怎么办?比如说作业拖拉、磨蹭,本来作业一会儿就能写完,可孩子到了晚上九点也没写完。这是什么问题?习惯问题。怎样让小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的习惯?怎样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不依赖父母的习惯?我们的孩子现在没有家长监督和陪伴就不能完成作业,这个问题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如此之广?小学生作业拖沓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大概率的问题,只要是一个大概率的问题,那就是一个群体的问题,一个年龄段的问题,是我们的老师、家长没有按照成长的规律去培养、训练的问题。所以让我们着急的并不是孩子的问题本身,而是我们的家长甚至老师并不了解孩子心理成长和培养的规律,所以工作做不到点子上。其实对这个问题国外的研究都有定论,关键是怎么落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又比如什么时期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最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前青春期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和同性别同伴交往,进入青春期一定要学会和异性如何交往。如果在三四年级并没有和好的学会和同性交往,那他进入初中后人际交往的能力就会出现大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初一学生,男孩子因同学关系出现的违纪事件特别多,女孩子之间传闲话、闹矛盾,拉帮结派的现象也特别多。这些孩子就是在他们三四年级的时候没有学会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这个时期错过之后,当他步入成人阶段,他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时都是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他甚至会退行到幼儿阶段的“抓、挠、咬”的低级阶段。我们的教育恰恰缺失了这一块内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高中一年级的人际交往为什么会如此复杂?表面很平静,都在“写作业”,可实际上非常复杂。一些恶性事件往往是在高中一年级时出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再比如,中学生什么时期容易出现自我概念的混乱和迷惘?初中生在什么时候?高中生在什么时候?都是有规律的,那学业的困难或失败与自我概念的混乱都是有关系的,这个时候我们如何用心理辅导课加以引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还有职业高中的学生,成绩要不来,品行问题多,这样大面积的一个人群,相当大面积的一个人群,在学业上存在如此大的问题,在个人的行为、品质方面存在如此多的令人担忧的问题,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职业高中的心理辅导课要怎样有针对地进行预防和补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微观的问题我们也要研究啊,我们搞教育科研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不能为第一线老师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那我们搞科研、搞心理健康教育干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从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去改善我们的德育效果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比如说小学生偷拿别人的东西,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在一个一百六十多位心理专家出席的专业会议中问了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同行,你们从小到大,曾经私自拿过别人的东西而又不想归还的请举手。结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心理学家都举手了,可见,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我很震动,我想如果我有机会参加这样一个学术会议的话,我也会举手,我小时候也曾经想拿别人的东西不想归还,是父亲的一顿痛打将这个行为矫正了。可见,小拿小摸是一个发展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这个问题最初是在什么年龄出现的?两岁左右的好奇心,加上自我意识开始出现: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只要我喜欢,就要拿过来。所以这就是两岁小孩子的行为特点,喜欢拉抽屉,喜欢开橱门,喜欢开冰箱,无一例外。假如我们的父母在孩子这个阶段不懂心理学,没有给他设置一道坎,那他可能就会从自己家的冰箱开到奶奶家的冰箱,开到隔壁邻居家的冰箱,开到爸爸朋友家的冰箱,最后到了学校,就开别人抽屉,翻别人书包,拿别人东西,成为习惯性偷窃,乃至于强迫性偷窃,因为没有人引领他,错失了成长的关键期。如果他把这个错误的习惯带到了学校,那学校要怎么办?那我们就来开设一节课:《我能分清“借”和“拿”》。不是告诉他道理,而是用行为矫正中积极演练的办法,告诉我们的学生,当你脑子里出现一个想要偷拿别人东西的念头的时候,如何把这个冲动变为一个祈使句,我可以和你分享吗?我可以借你这个物品、借你这个橡皮用一用吗?用反复的操练和演练克服他脑中这个冲动,他背后的理论支撑就是行为主义的技巧,就是积极演练的操作要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再比如说亲子关系的问题,这都是微观上的问题呀,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我们现在有多少家长在埋怨我们的孩子不好沟通,不开口说话,不知道他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干什么。他到底在想什么?在给谁打电话?我们都管不了了,于是我们的家长就开始埋怨我们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懂感恩”成了我们扣在处于青春期这些孩子身上的一顶大帽子。所以2005年前后我们全国范围内搞了感恩教育。我曾经亲自听过一位“感恩教育”大师的讲演。确实现场气氛很好,会场里热气腾腾,学生跑上跑下,热泪盈眶,拥抱妈妈,可最后回到家里该不理妈妈还是不理妈妈,该玩游戏还是玩游戏,最后感恩教育落到实处就是一件事情:买了一堆感恩教育大师的书。那亲子问题面临这么大范围的问题,不是个别家长头痛,不是个别老师头痛,实际上它是一个年龄特征的问题,是一个发展受阻的问题。受阻在什么地方?亲子关系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恐怕用“感恩”来解决亲子问题的思路是值得商榷的。我通过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亲子矛盾说到底,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矛盾。如果大家认可这句话,那我下面的推论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如果出现了矛盾,谁应该承担起化解矛盾的主要责任呢?——当然是成年人。因为我们有成熟的人际交往的技巧,而孩子还不成熟。所以解决亲子关系的根本出路是办好家长学校,要教会我们家长亲子沟通的技巧,要改变我们家长的教育思路。就这样还不够,我们还得分清楚不同阶段的亲子关系的矛盾表现是不一样的。小学四年级之前基本上没有大的亲子矛盾,家长还能管得住我们的孩子。问题从五年级开始出现了,那么这个矛盾主要反映在什么问题上?经过我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五六年级的家长有个现象——特别爱唠叨,而五六年级的孩子最不愿意听唠叨。所以亲子的问题就出现在家长的唠叨和孩子的反唠叨的对抗上面。那我们老师可以做什么,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妈妈的“婆婆嘴”。等到了初中,唠叨已经不管用了,骂也没有啥效果,打?孩子比爸爸的个头还高。于是,家长就开始明察暗访,偷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偷翻孩子的床铺,偷翻孩子的书包,偷翻孩子的手机信息。孩子晚上要出去玩了,家长在后面跟梢,回到家开始训斥:你到哪了,别以为我不知道。儿子说,你到哪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当我是小偷你警察啊。所以矛盾就产生了。所以初中阶段矛盾就反映在家长的控制和孩子的反控制上,家长老想控制,孩子就要反控制。而且初中阶段,家长有一个最大的困惑,搞不懂为什么孩子总是不说话。于是就认为孩子变坏了,就刨根问底,你到底在跟谁交往,和你打电话的小姑娘到底是谁?他父亲是干什么的,妈妈是干什么的,像是查户口。其实,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教育学心理学的关于人的成长规律,就会发现,初中生不和家长交谈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而是一个年龄特点,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认为如果自己再像小时候那样和爸爸妈妈沟通太幼稚了,但又找不到和爸爸妈妈沟通的话题或者是转换话题。所以,旧的交往方式他不想用了,像大人那样平等交流的新交往方式他还没有学会,于是,只有一个办法,把嘴巴闭起来。这样一段时间,大概要持续两年左右。两年过去,这个问题也就随之过去了。所以我们在初中时开这样一节课:《我能把爱说出口》。这个爱不是说,妈妈我爱你,而是教给他成年人的沟通技巧,成年人沟通是什么样子的呢?谈天说地,互表友好。所以我们要教给孩子成年人相敬友好的沟通方式。再比如说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青春期教育应该有什么不同,而我们现在所讲的青春期的教育在不同阶段基本没有区别,缺少针对性。其实我觉得在小学高年级不必要搞青春期辅导课,我建议搞小组团体辅导,成熟一个,辅导一个;成熟一批,辅导一批。我们班有七八个进入青春期了,小团体辅导,而不需要大面积开课,因为你这时候开课,那上初中了该怎么办?初中的青春期辅导课和高中的是不应该一样的。在高中阶段,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婚姻中的责任意识,对彼此和对彼此父母的责任承担,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这个阶段知道了婚姻中的责任,成年后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闪婚和闪离的现象了。这些都是价值观念的判断、比较和应用。再比如,如何帮助一个学业困难的中学生重拾自信心,重树自我,这个问题在高二、初二的时候特别突出。相当一批学生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开始混日子,不知道怎么重塑自己,我们需要开设一连串关于自我意识的训练课。</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再比如说中考、高考前的焦虑度上升、学习效率降低,这个问题该怎么辅导?我们现在最常做的是请一个专家来做半个小时的报告,以为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考前焦虑。其实考试焦虑的调整是一个过程。高中生的考试焦虑背后一定有认知问题,所以调整考试焦虑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要调整学生不合理的认知,特别是追求完美主义的认知;要调整学生的情绪,因为他是处在一种消极的情绪当中不能自拔;要调整学生的行为,因为他有很多社会功能受破坏的行为方式、自暴自弃的行为方式;要调整他的生活节奏,调整他的生理节奏,调整他的复习方法。当然还要调整他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家庭里的亲子关系,因为中考、高考之前,家庭里的关系会非常微妙和紧张。此外,还要让孩子学会在考场上如何克服突发的“木僵”状态,如何应对心理紧张、思维受阻的现象,等等。这么多主题,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在面临中考、高考时,应当针对考前焦虑的诸多问题,系统地开设将近两到三个月的心理辅导课。这样才能有效地、大面积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应试水平,降低他们的考前焦虑。这些都是我们要去研究的。所以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许许多多的,既然研究课题无止尽,那么教育科研就无止尽;职业生涯可以有画句号那一天,但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永远没有句号。正因为如此,我想,退休之后无需再去申报一个什么级别的课题、无需再去立项或接受什么论证或鉴定,我无需再去做这些个琐碎的事,我完全可以按照我自己的意愿从事我的教育科研,至于这个研究成果是不是好,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要由社会实践和第一线的老师们来给我做结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四、要树立“教研需要创新”的意识。</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现在有很多科研成果是东拼西凑,当来抄去。写个论文,在网上搜来搜去,东挪西剪。这样的一条路子,依靠从网络上寻找链接资料来搞科研的路子,恐怕难以成为名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科研不是重复别人的陈词滥调,科研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要自己独立思考。2010年,某出版社曾经出过一本在中小学心理教师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书,是关于积极心理学活动课方面的,它对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积极组织等等有非常具体的阐述,值得肯定。但如果以这样一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来设计学校心理辅导课的主题架构行不行?不考虑年龄特点和各个阶段的不同需要,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开这些同一主题的课可以吗?我看恐怕会有问题。所以为了对这个质疑和思考做出有效的回答,我也是做了大量的研究,最后我发表了一篇文章,表示依据某一个流派心理学的理论架构来设计中小学心理辅导课,恐怕不可行。我认为我们的心理辅导课只有依据学生年龄发展的特征和某个阶段遇到的实际问题,来进行设计和实施,才会有实效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再比如说生命教育的问题。生命教育是2005年以来我们各地学校普遍开展的一个大课题,生命教育可以说功不可没,成绩斐然,而且作为心理辅导工作者,我们绝不会去否定生命教育,因为心理辅导技术中有一个重要的流派,叫做“意义治疗”,就是犹太精神科医生弗兰克尔创立的,他的代表作就叫《追寻生命的意义》,它包含了许多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精髓。但是我们现在开展的“生命教育”是一个庞大的内容体系,其中有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是需要斟酌的。我们各地之所以关注生命教育的课题,是因为这十几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现象的出现和升高,为了使自我伤害这一类恶性事件不再出现或是少出现,各个学校才开始重视起生命教育的课题。但生命教育从2005年搞到现在效果如何呢?不能说没有效果,但也可以说没有太大效果,因为学生自杀行为并未减少。那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生命教育的开展就可以避免学生自杀,那我们该如何解释“生命教育”的举旗人某教授在两年前年春节期间从自己住的住宅楼楼顶跳楼身亡这一事件?网上有人说他是参悟透了生死问题才跳楼的,这真可以说是奇谈怪了!但他讲了那么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理论,却不能解决自己的生命中的困惑问题,这至少可以说明,用生命教育来防范青少年自杀的思路有问题。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杀的动因是很清楚的,国外对自杀问题的研究很多很多。其中有一本《解读自杀心理》,是美国心理学家希瑞尔写的,很值得一读。希瑞尔说,青少年自杀两大原因:一个是抑郁,当事人感到绝望,绝望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是绝望摧毁了当事人的“未来”。我们知道抑郁的人群80%都会出现自杀的念头,22%左右的当事人会采取自杀的行动,采取自杀行动的人群中有15%左右是自杀成功的。所以当青少年在自己手腕上割腕时就传递给我们一个重要信息——他有抑郁倾向。抑郁者只有割腕才能把他这种极其迷惘的、弥散性的痛苦宣泄出去,他毫无痛感,割了腕还不觉得疼的,基本上就是抑郁症。所以防止学生自杀的第一位的任务是要判断学生是否有抑郁症,由于学业、家庭、交往等种种原因导致的那些抑郁倾向,并给予及时的干预和治疗,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危机的出现。2005年退休后到现在我始终没有离开一线,我始终在一所中学里做面对面的个案辅导。我把防止危机事件这个任务和压力看得很重很大,因为如果学校在有心理辅导教师的情况下仍然出现恶性自杀事件,并且对此毫无察觉,那我自己觉得无法交代。所以我严密观察注视学生动态,经常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一旦发现有类似的学生马上紧急干预。所以,这所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例恶性事件的出现。这不是生命教育的结果,而是有针对性地严密观察、评估的结果。迈瑞尔讲到的第二个原因是冲动性自杀,也可以称之为报复性自杀,也就是说当学生与他的上位人群发生关系冲突却无力反抗时,所采取的报复性、冲动性行为。例如师生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紧张或个人与群体关系紧张导致的自杀。这是一种通过伤害自己来伤害他人的心理。这就是青少年自杀的两大原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所以我们搞教育科研不要脱离实际,要紧紧围绕一线开展,一定要拿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并要在实践当中验证这些观点是不是正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五,要树立“科研需要合作”的意识。</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科研不是自己单枪匹马来搞,一定要合作。首先,合作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而且要切实承担起自己应担的那份责任。比如说我们96年搞的课题,课题组一共三个人,我的责任就是设计,就是架构,包括初中三年48节心理辅导课的主题、教案,我要设计和建构出来。我的徒弟,我们一直合作得很好,她的责任是去开课、实施、反馈。我设计了,她去开课,我去听课、评课再改课、磨课。还有他们的分管校长呢,负责提供各种保障,支持科研课题的实施过程。我们在那三年里是很辛苦的,因为而那个时候,国内大陆地区在这方面的没有什么可参考的资料,只有台湾地区有。那个时候没有双休日,还是单休日,我所有的休息时间都是用来进行心理辅导课的设计,跟我的本职工作毫无关系,连我的太太也不理解,但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人来承担。开课教师同样如此,没有前车之鉴,连一张心理辅导课光盘都没有,全靠自己摸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次,合作要学会让步,不能固执己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当历史教研员的时候,我的队伍里都是本科以上学历,而我是外行。这个队伍我带了五年,最后我带的这个历史与社会课题组获得了浙江省教学课题研究的一等奖。这个成果怎么来的?我是一个外行在带着一群内行在干。就是需要商量、让步,用学习的心态和他们交流。我的长处是理论,我就站在课程论、教学论的高度上评价每节历史课或社会课,老师们都服气,因为我也是从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老师一步步走过来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再者,合作要不计名利,懂得付出,甚至要有默默付出的精神。2001年结题的一个省级课题,我这个课题小组共7个人,在结题报告发表时,我把我的名字排在最后面。虽然自己付出很多,做了大量具体、复杂、繁琐的工作,可我从未觉得委屈,出版的教科研成果上把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后也未觉得自己吃亏。因为真正通过教科研成长的是我自己。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提高了,这比名字放在第一位的意义要重要得多。</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六,要树立“科研要量力而行”的意识。</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一,只做自己当下可以胜任的课题,不做那些自己无法胜任的课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二,不受当下热门话题和课题的扰动。有很多热心人会来拉你,让你参与某些课题的研究和某类教材的编写。特别是有些人格外喜欢编写教材,因为教材的发行量大,这个出版部门有利可图。我就经常收到出版部门的邀请,都被我婉言拒绝了。我就不主张编写心理辅导教材,因为实践证明,心理辅导课更需要课堂自始至终的人际互动,一本教材放在桌上,反而影响了团体动力的运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三,虽然符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但感觉还不够成熟的课题,宁可放一放,这叫量力而行。我举个例子,1999年我们教育部关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发表以后,我们很多学校都表态说,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那时我就说,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心理教育,那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境界。但是,现在我们连心理健康教育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我们连这个都还是不怎么清楚的话就搞什么“课堂渗透”,那我们就可能陷入以往“德育渗透”、穿靴戴帽的窠臼之中。我虽然当时反对这么做,但我却相信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心理教育”,这是一个大方向。所以我一直在关注此方面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现在已经过去15年了,但我从未发表过关于此类课题的任何一篇文章。因为我认为远不成熟,还需要推敲检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七,树立“科研要出精品”的意识。</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要搞就搞精品。关于这一看法我讲四个要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一,教育科研的成果包括结题报告、调查报告、论文专著、教案、教材、教学参考、实验数据、学生作品等,我认为任何一种科研成果都不能粗制滥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二,科研成果如果要靠买书号来加以出版,那么它要么是“阳春白雪,和者必寡”,要么就是一种研究者对自己科研成果缺乏自信的表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三,对自己科研成果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不仅是为了对社会负责,而且也是为了对自己的学术形象负责。</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其四,检验科研成果是否是精品的标准,是实践、时间和社会的认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八,树立“科研需要讲计划、讲效率”的意识。</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的科研生涯要想长远一些,一定要有一个规划。如果科研跟着潮流走,跟着领导走,那只能是被动地搞研究,很没意思,“为他人做嫁衣”而已。我们一定要研究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问题。比如说,我的科研就有30年规划,10年一阶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个10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到底通过什么载体来实践落实。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到现在为止,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这还不够,还要努力推动其普及和深入,目标是在最偏僻的农村小学都要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二个10年,在我60岁到70岁之间要做两件事:一件事是对我在大陆开设心理辅导课课程架构和实操经验进行理论概括。结果,这十年间我拿出了2本理论著作和5本《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理论著作方面,第一本《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的影响力也许稍大一些;但我个人认为,后一本理论著作《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可能分量更重一些。第二件事,是在中国本土的社会环境中,面对中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开展个案辅导实操能力的探索,要积累大量的案例并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也就是说,在退休前,我的研究重点是班级发展性团体辅导;退休后没有条件再去推一个学校和一个班级的课,所以我就把研究的重心移到了“一对一、面对面”的个案辅导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三个10年,如果我的头脑还不糊涂的话,将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个“攻坚性课题”。目前,理论架构已经出来了,案例也积累了几百个,但我认为目前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推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我要谈的第二个大问题是——“锻炼八种科研能力”。</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 锻炼自己选题的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选题有三要素:信息、切口和表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要广泛地了解某一研究范围内的各种信息。有的问题别人已经研究过了,他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和水平,他研究的不足是什么?漏洞在哪里?因为这可能就是可以突破的地方。前人研究的成果和长项是什么呢?如果连这一点没有搞清楚,你可能就会走很多的冤枉路。如果你辛辛苦苦研究三年搞出了一个研究报告,结果人家一看,这个东西老早就有定论了。而且比你讲得还要完善,那你不是白辛苦吗?所以第一件事是最大限度的占有资源,所以你一定要站在教育的前沿,所以我个人非常重视学习积累,关注新理论。只要看到新书就随手翻看,快速判断,它是否有内容、有含金量。如果有,就收集起来。我看中国买什么都不如买书便宜。它带给你的收获是超值的。这是一个,你要了解最前沿的理论信息。再一个选题时还要把握一线的实际情况。一线的课堂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一定要一清二楚。我这个区县开课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重点、难点在哪个地方?要想突破提高,到底在哪个地方切入?所以,一个是面向理论,一个是面向实际,这才是你选题方向准确的一个保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好的选题的标准是四个“性”。一个是针对性,选题一定要解决问题;第二是时代性,要符合当前的形势,特别是学术的演变和争论,争论点是很有时代性的;第三是科学性,你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看一个研究者的水平,往往从你这个课题方案里就看出来了,你的理论视野是不是开阔,你拿出这个课题来,理论上讲到底依据是什么?有没有盲区?这个一看就知道了;第四是可行性,看你是不是力所能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二个是选题的表述。课题提出的方向只是给大家的研究带来一个思路,并不等于课题本身的切口和表述。不要把课题的表述直白地写到申报表上。那怎样来表述一个课题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选题的表述有三个要求,第一是句式要对。第二是切口要小。第三是界定要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先说第一个“句式要对”。课题表述不应该是一个陈述句,它应该是一个偏正结构。“研究与实践”比如说是中心词,前面是一个附加语和定语,这个定语就是限定你研究的范围、对象和时间,还有研究的目的,它都在前面的修饰语里界定——关于什么、什么……的研究。它应该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句式而不是一个陈述句。这个课题表述很重要,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个问题呢?因为课题申报上去有一个评审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共有三位教授来参加课题审定,1000个课题需要看,如果一个一个仔仔细细地审,那肯定不现实。所以第一档就是看题目,如果题目一看就不知所云,表述不清,可以想象研究的结果也必然如此。</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二个,“切口要小”。切口怎么变小?就是不断地加修饰语,你在中心词前面一个一个加修饰语就把你的研究范围给缩小了。缩小了,才能操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三个,“界定要明”。你这个课题的核心概念要搞清楚,核心概念会不会引起歧义?任何一个课题一定有一个核心概念。这个核心概念既是你的理论依据,也是你的核心假说,你的课题研究过程就是要验证你的这个核心概念。所以做好一个课题和选好一个题目一定要认真推敲你这个课题的核心概念到底是什么。到底经得起经不起推敲,你自己想透没有。和这个核心概念相交叉的概念还有哪些概念?会不会产生歧义,引起别人的误解?这些都是要看你的理论功底的。这是关于选题的表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二、锻炼自己查阅文献的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查阅文献要看很多很多的资料,这个资料要靠平时的积累。比如说80年代我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时候,《中国教育报》创刊了,那时教育理论刊物比较少,所以这份报纸就成了我收集各种教育信息的来源。那时我在边疆,获取各种资料都是靠邮购。教育报每天有那么多的版面,我都是分门别类地剪下来贴成简报,我那个简报分了几十类,平时全都积累下来。88年时,中国教育报的两位记者到了我所在的行政机关,看到了我的这个办公室沙发上放的是上百本的教育简报,他们一一打开翻看,非常感动,给了我一个评价说:钟老师,你是我们中国教育报最忠实的读者。当时我要写什么东西,找资料就非常方便。再后来就有了复印机,我就把我需要的东西复印出来,没有条件的时候我就记卡片。我有很多很多的卡片,一抽屉一抽屉都是我手写的卡片,都是我看书看杂志随时记录下来的。再后来有了电脑,我就会把读过的书写成读书笔记,输入电脑储存起来。所以说查阅文献首先是一个积累的问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三、要锻炼自己设计研究方案的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在评审课题时,首先看题目,然后就是看你的研究方案。方案有两种写法,今天就不展开说了。方案写得好不好,这就是一种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四、锻炼自己论证课题方案的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课题报上去以后,如果立项了,是重点课题,教育科研机关会给你一定的经费。在拨给这些经费之前他要来论证,课题负责人是要发言的,发言讲什么?会讲的和不会讲的,专家一听就区别大了。我的经验是论证要抓“三个步骤”“七个要素”。“三个步骤”:第一,你研究的是什么?第二,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第三,你怎么去研究这个课题?“七个要素”:(1)论证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关键是论证核心概念,我再次强调这个核心概念的重要性。写一本书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核心概念。核心概念都没有搞清楚那你就是不知所云。所以首先是论证课题名称。(2)论证课题的背景,你课题的理论背景是什么?源于什么?现有的研究水平是什么?国外的研究成果和空白点是什么?这是理论背景;还有实践背景,即我们的教育实践当中出现了一些什么问题,急需要从理论上和操作路径上加以解决,实践依据要提出来。(3)论证课题目的,目的就是你实际中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就成了课题研究产生的意义,“目的”与“意义”其实是一回事。“目的”是一个假设,“意义”就是如果这个假设实现了、验证了,就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或经济效果,这就是课题的意义。(4)论证课题条件,包括你本人的条件,你课题组成员的条件,包括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还有你现有的占有资料的情况,你的研究基础是什么?你的经费保证是什么等等。(5)论证研课题内容,你的理论假设是什么?要想解决一些什么实际问题?(6)论证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分几步走,每一步分阶段要达到什么目的。(7)论证课题的预期成果形式,目标达成后得到的研究成果是什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那么专家来论证课时的基本态度是什么呢?两句话:开题多挑毛病,鉴定少讲不足。开题论证会上,专家提了一大堆问题,你千万不要丧气。其实,专家指出的不足方面越多,你就应该越开心。正是因为有“这个不好、那个不对”,你的课题才需要论证。然后到结题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结题报告送到专家这里,专家先要过目,看一看这个课题到底有没有干货,是真做还是假做。如果是真做,专家就会接受你的邀请,答应参加结题鉴定。如果说整个过程的数据都是假的,空的,东拼西凑的,德育的内容也出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也出来了,什么研究成果都与升学率扯上了,那专家心里就有数了。当专家跟你说,“不好意思,最近比较忙没有时间去鉴定课题。”这很可能就是婉转地拒绝你,暗示对你的课题成果并不感兴趣,或者说对你的课题不认可。如果他同意去参加鉴定了,那基本上会是肯定有加,唱赞歌的。这是专家们的基本态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五、锻炼自己操作课题研究过程的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个课题关键是操作,是真做不是假做。真做就会一步一步都留下痕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六、锻炼自己搜集、积累、整理资料的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报告人展示自己以往的资料收集,简报整理图片,量大惊人,分门别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七、锻炼自己表述研究成果的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你的课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有没有亮点,有没有抓人眼球的地方,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很关键。你的数据统计是否可信,科学性如何,怎样适度地而不是浮夸地表述这些成果,都非常关键。当然研究成果不光是结题报告包括我们的论文、著作、各种文章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八、锻炼自己接受鉴赏,答疑辩证的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接受课题鉴定时要充分做准备,尽可能细致,并一定要有个清晰务实的汇报提纲。汇报时,要用最简洁的方式提纲挈领式地来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以上是八种科研能力。&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三个话题是——“养成八种科研作风。”</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要养成“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的 “学者之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你得坐得住板凳,不能老想跑。坐下来一看书就打瞌睡,那肯定不行。所以搞学问和研究是很苦的事情。我那时候经常是眼见着周围的朋友一休息就到处走走玩玩,但我必须得在家中修改材料。我要做很多准备,好不容易有个长假,我仍然在家搞研究,我得吃下这个苦才能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做学问主要是读书,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读书的十个要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要“爱”。要喜欢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书到用时方觉少。学问得自己求才有作用。有的老师不喜欢看书,喜欢看网络,一到做课题、写文章的时候,就打开网络,输入关键词一搜。这恐怕不是一个好习惯。我写文章是不看网络的。为什么?我的体验我清楚:真正独到的、有参考价值的东西是不会放在网上的。作者第一个考虑的是让它正式出版。只有正式出版物才是最可靠的东西。发到网上的大都是属于陈芝麻烂谷子、人云亦云的东西,是大家都知道的“过去时式”。所以我基本上不上网查资料,主要靠看书。看书,买书,我是一个礼拜去一趟书店,像是例行公事,不管什么情况都照去不误。新华书店对理论类书籍进的量比较少,所以,如果不及时去浏览,一些新到的书籍很可能就被别人买走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要“广”。像蜜蜂采蜜一样,你不能停在一朵花上吸;花越多,蜜越甜。所以读书要杂、多、广。我不会只限于读心理辅导的书,我的房间里最多的物品就是书,到各地考察,我首先关注的是书,到学校考察,关注的也是图书馆。书多了,看书要一本一本看吗?不是,是一批一批看。围绕一个主题来看。我太太曾经非常反对我买书,说你买了这么多书,死了给谁呀?(笑)我想可能我就捐给图书室了。我们做心理辅导工作要研究你的辅导对象,那被辅导对象所听、所看、所想的东西,我们就必须要了解清楚,要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我曾经辅导过一个同性恋倾向的男孩,两年的时间里我都在向他学习,同性恋很多,在理论上我知道,但同性恋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的交往圈子是怎样的,我并不清楚。后来他告诉我,同性恋有同性恋的网站,我到网上怎么也找不到,后来他又告诉我说,进我们同性恋网站需要“钥匙”,要有密码才能进去。刚开始我们还没有建立充分的信任。后来他信任我了,就把这个密码告诉我了。我得以有机会进去看看。一看才知道真是五花八门,都是赤裸裸的色情的东西,而且很多都是出自女学生之手,于是我对同性恋这个庞大的群体(大约3%的比例)有所了解了。此时我再去读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这本书,感受就大不相同了。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来垫底,我和这个同学的沟通就会很难啊,根本无法引导。当然,首先是我们要尊重他们,他们有他们的人权和性取向。同性恋现在已经不再列入心理障碍范围了,他们遭遇的最大的矛盾,实际上是同性恋者的价值观和主流社会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主流社会不接受他们,家庭不接受他们,工作单位也不接受他们,这是最大的矛盾,导致同性恋者往往会带有心理疾病,使他有抑郁、焦虑,甚至有精神分裂。关键是他们不被接纳和包容。所以如果你不深入研究,你就无法和这类人群对话。</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三要“勤”。不动笔墨不看书,看书就要写读书笔记。我习惯在书上圈点勾画,我看过的书一定有痕迹。我还喜欢批注,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看过、批注过,再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话,输入电脑存起来。读书笔记我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原著中重点内容的记录,另一部分是自己的心得体会。我的读书笔记一共分了54个子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中都是我读过的某一类书籍,由此可见,我涉猎的范围是非常之广的。这当然很辛苦,但我觉得很有乐趣。</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四要“快”。重要的书要一本一本读,但多数情况下书是一批一批读的。我太太对于我读书很有体会,一看我桌子上堆了一桌子书就知道我要写文章了,都是关于这个主题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五要“用”。要和实际结合起来。为了解决这个案例我会去读书,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会去读书,为了某个班会课的主题我会去读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六要“通”。要触类旁通、综合思考,整合运用。很多事情都要打通了去看,去想,这个我感悟很深,很可能一个完全不着边际的事物对你的某项研究会有莫大的启发,促通启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七要“久”。读书要有长远计划,买书也要有长远计划,这个计划和你的人生规划和科研规划结合起来。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八要“严”。严谨、慎重,不能道听途说,写文章要字斟句酌。每一篇文章有没有出入,每一条引用有没有出处,都要认真对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九要“新”。要读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出现的最新著作,要与时俱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十要“精”。精读最基础的书,实际上就是大学里的基础课程。我的本科不是学心理学领域的,所以我知道在基础理论方面我还是薄弱的,要努力补足基础方面的知识,读书不敢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二,要养成独立思考,大胆假设,敢于创新的“勇者之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三,要养成博采众长,从善如流,不固执己见的“仁者之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四,要养成一丝不苟,深思熟虑,字斟句酌的“智者之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写文章,对自己的文字负责不够。因为我经常收到一些教师朋友发给我的一些文章,请我来帮他改一改,我发现他们写完文章之后不知道自己做校对修正,很多明显的问题就摆在那,他就是看不见。许多文章就像一张桌子一样摇摇晃晃站不稳,为什么不稳?因为文章的“榫头”没有安好,架构就会摇摇晃晃。“榫头”是什么?就是关联词语:“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尽管……还是”,等等这些个关联词语用得好不好,与文章的气势有很大的关系,文章结构的严密性就体现在其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五,要养成吃苦耐劳,多思勤记,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之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六,要养成实事求是,不浮不夸,尊重事实和数据的“求实之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科研不可能都是成功的。课题即使失败了,也是你的贡献。失败就是失败,失败也是经验,更值得分析。包括数据,差异不显著就是不显著,不要试图改小数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内行一看就知道数据是不是被改动过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七,要养成理论联系实际,教研结合,不图虚名的“务实之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八,要养成尊重他人科研成果,讲究科研道德,不剽窃、不抄袭、不巧取的“诚实之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现在的剽窃之风太甚,包括我出版的一些著作、文章,也被整章整章“拿过去”,而且还不注明出处。&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四个大问题是——“要有四种精神准备”。</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准备进入研究的高原期。搞科研,只要你是认认真真搞,总会有一段时间是搞不动的,确实很难,确实是困难重重,甚至于没有勇气再走下去。这个时候要咬紧牙关熬过去,最后的胜利就在于坚持之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二,准备克服研究中期的厌战情绪。反反复复做那些枯燥的工作,收集数据,统计数据,收集案例,研究案例,确实很琐碎、很乏味。所以事先要有这个心理准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三,准备研究的结果可能遇到挫败。比如我对学生个案的研究,经常感到走不下去,因为一个学生的问题实际上是整个系统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因素,改变一个学生意味着很多相关联的人物要做出改变。所以当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最终“卡”在老师的因素上时,研究就会有特别大的挫败感。这可以说是经验之谈,我们搞科研要有这方面的精神准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四,准备研究成果得不到奖。没有评上奖项,或者评不上应有的奖项,这个是“中国特色”。有的时候,可能我明明做得很好,可结果就是没能通过;也可能明明该是一等奖,结果就成了二等奖,甚至是三等奖。我们要有这个准备。如果你至始至终都坚持搞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拿奖,那你就无所谓,看明白这一点就无怨无悔。当然,反过来也有一种可能,本来评不上奖结果就评上了,这都有可能。&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五个大的话题是——重“科研”,更要重“做人”。</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做课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做人的过程。我们在鉴定课题的时候实际上是在鉴定你的人格。所以“名师之路”充满艰辛,春风得意时刻只是昙花一现。成长需要坚持不懈的奋斗,奋斗需要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精神不仅是长期社会实践的磨练,更需要自我精神的滋养。有一些青年老师问我,钟老师,你怎么有那么大的精气神?你的动力从哪里来?那我分享一下我的成长之路,可以说是“苦难—动力—成功”之路。我1966年就下乡了,从杭州到山西雁北,一个不毛之地,一个光棍村,我看到了一个最贫穷的村落。然后又到内蒙兵团呆了三年,这个三年经历了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三年。因为我是一个家庭背景极为复杂的下乡知青,是说不清道不白的这样一种身份。那几年我经历了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甚至于走到了生与死的边缘。后来我又调到了黑龙江兵团,算起来总计上山下乡28年,返回家乡时已经五十岁了,真可谓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的青春是苦难的,但也是诗意的。但越是艰苦的岁月越是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回忆,那是人生百味之一。没有经历过苦难,就不会懂得悲壮和深刻。没有感受到黑暗,就不会珍惜希望和光明。当我的肉体和精神到了所能承受的极限时,我就在内心告诉自己要“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紧着肚皮,磨着茧皮”继续走下去!我就是如此一天一天挺着活下去的。这就是人生。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人想用苦难毁掉你,可结果却是苦难塑造了你。艰难的人生不等于是悲惨的人生,也不等于是暗淡的一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生命是一个过程,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日子很长很长,到了中年才发现原来时间过得好快好快,才想到珍惜每一天的分分秒秒。如果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会想到要和时间赛跑。人生真正的收获不是社会给与你的那些荣誉,而是精神层面和科学层面的财富,是哲学层面的财富,是一个人对自己精神价值的总的盘点。“天道酬勤”,我相信这一点。你付出的越多,收获就越丰硕。造物主播下的成功的种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是用自己的努力在回报自己。当有年轻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努力,我的回答就如上所说:越努力越幸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名师”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位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峰体验,它与追逐名利的“功利主义”有天壤之别。“名师”成长之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是长期“辛勤耕耘”的自然收获,它也绕不开教育科研这条必由之路,它不是专注于“成名”、刻意追求就可以达成的。名师是每一位教师的梦想,而梦想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追求。就我自己的体会,一个人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大体上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十年磨一剑”。而一个人一生当中真正有效的时间有几个十年呢?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成为名师也需要机遇,当机遇出现时要立即抓住。但机遇只是一种可能性。不能为争夺一种机遇而不择手段。名师会有竞争,但不要不择手段。当我们遇到机会的时候,不要忘记感谢那些为你搭台的人,那些给你帮助的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成为名师的过程还需要建立在一个和谐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上,它应该是方方面面达到平衡的结果。我们不能为了追求个人的成功,弄虚作假,不择手段,甚至损害他人;也不能因为追求个人的成功而不顾家人的感受,一定要保证家庭的和谐和幸福,要获得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有些人他个人成功了,但是自己的孩子却教育失败了,这是非常可惜的。如果孩子失败了,其他的成功都是子虚乌有。我很欣慰的是,我培育了一个比较好的儿子,相信将来也会培养出一个比较好的孙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教育科研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育科研的过程是“重积累,善学习,勤实践,常反思”的过程。真正的名师要以健全人格作保证。因为人格即命运。人格决定了你人生的品味与质量,也决定了你名师的品味与质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最后我表达一种心愿,我愿意与各位同仁一起终生学习,终生研究,终生实践和探索。在学习、研究、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将获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p><p><br/></p>
讨论区
推荐视频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