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视界- 大课堂

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去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本站整理
0
<p><img src="/data/upload/img/2019/06/15/5d0490d12f916.jpg" title="知名教育专家:成尚荣" alt="知名教育专家:成尚荣"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6px;"><strong>知名教育专家:成尚荣</strong></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strong>&nbsp;</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汇报题目是《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去》,这个话题其实有几个问题必须去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在课程改革深化的今天,为什么要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去呢?是什么情况要我们去回归?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基本问题?回到哪些教学基本问题去?第三个问题:我们怎么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归,应该以研究的方式,尤其要以教育科研的方式回到教学基本问题上去。因此,这个题目说大白话就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一)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以上三个问题之前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到深化课程改革的阶段,课程改革深化阶段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是其中一个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为什么?我的理解有四个原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1.从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角度来讲要把课程改革作为一个重点。</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基本上完成了我们国家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实有两个顶层设计。第一个顶层设计是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清楚的记得这个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1.一切为了学生,要以学生发展为本;2.要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家不要以为我们已经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好多老师在培训的时候多次讲“你们不要再说理念,我们不缺理念,要讲实际、要落地。”我们真的不缺理念吗?理念的确立就是这么容易吗?我最近听说我们大陆有几个老师到台湾去考察,而且和台湾的老师一起上课,上课以后大陆去的老师非常有感触,说台湾老师一走进教室首先说“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上一堂课”,接着他问的是“同学们,刚才我说的话你们听清楚了吗?听到了吗?我的声音是大了还是小了?”然后在黑板上写几个字,之后又马上问同学说“各位同学,我在黑板上写的字你们看清楚了吗?我写的大了还是小了?写的位置怎么样?”我们大陆老师去上课,他课前有一个热身,要调节气氛,他问的是“同学们我来自大陆,我是XXX,我是特级教师,我今天站在你们前面你们知道我这个人怎么样吗?”台湾老师关注的是学生,大陆老师叫同学们观察自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节气氛,也许在这个时候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话语,但是暗藏着的是台湾的老师们时时刻刻把学生们的学习放在心里,不要忽视这个小的动作。大陆老师去上课,小学课堂是40分钟,40分钟结束了他的教案还没完成,他继续往下讲,台湾老师提醒大陆老师已经拖课了,但是大陆老师继续往下讲,他觉得后面的东西比前面更精彩,又拖了几分钟,这时台湾老师不客气的走上讲台提醒老师拖课时间太长,该下课了,学生们需要休息。我们都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真正做到了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思想理念的转变是个过程,我认为有三个要素是必须做的,如果这三个要素都做到了才说明你是真正确立了理念。</strong>&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转变。把旧的理念转变为新的理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二:转化。把理念转化为你的教育行为,转化为你的管理行为。课堂教学就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行为组成的,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体现着有什么样的理念,理念真正确立就落实在行为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三:内化。把理念内化为内心的素养,理念成为信念,还要内化为老师的人格特征,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表达了你的理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清楚的说到六个具体目标,这六个目标到现在为止都不过时,课程改革深化阶段还要做到这六个目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一个目标:</strong>课程的三维功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这三者什么关系?有的老师在备课、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第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能说这不对,但是这样的目标设置也不算非常好,因为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对于三维目标你能画出一个正确的图形才说明你真正把握了三者的关系。我想画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三角形的左下角应该写上知识与技能,三角形右下角写上过程与方法,三角形顶角写上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个角都有代表它维度的功能。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三角形的顶角,说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统领整个教学过程、渗透整个教学过程。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在底部维持整个三角形的稳定,也很重要,因此课程改革从来没有否认知识教学。我们不否定知识,不反对知识,问题是怎么对待知识,要发现知识背后的东西是最重要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二个目标:</strong>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提出了四个教学要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基础性。中小学的课程甚至高中课程都要强调其基础性,我们形成一句话叫做“基础教育必须强化基础”。如果基础教育不强化基础他还是基础教育吗?基础是不可替代的,有时候也是不可超越的,基础教育要打好基础,基础教育不要做不是基础的事情、不要越位。比如说社团,社团是学生高度自治的组织,社团是有保密性的,社团成员要遵守誓言的,是不要老师干预、组织、指导的,所以社团在国外都是大学的,但是现在把社团放在了高中,高中有学生社团还说的过去,北京市十一学校的社团就搞的非常活跃,有天教导主任问校长李希贵说:“李校长,我们学校这么多社团、这么多选修课程眼花缭乱,我们该怎么办?”李校长说:“社团、选修课程就应该是眼花缭乱的,学生高一时眼花缭乱到了高二他就知道了能力有限不能选这么多,他学会了辨别、学会了选择,难道这不是好事情吗?”教导主任说:“我们总得管一管吧。”校长说:“学校社团要你们教师管什么?它是学生社团。”现在社团从大学到了高中,从高中到了初中,从初中又到了小学,哪一天社团还会到幼儿园,现在的初中、小学社团它本意是不错的,但是社团有社团的规定性,现在中小学社团其实都是兴趣小组互动,为什么没把兴趣小组活动改成社团呢?对社团的规定性是不是很了解呢?是不是小学初中抢了高中大学的事情呢?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学校培养不得创新人才呢?中小学教育是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但绝不是说我们中小学对培养创新人才就没有作为,我们的作为就是为他们打好基础。如果把中小学教育定位在培养创新人才目标上,这是不对的,而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好基础才是对的。因此课程改革目标首先重视基础。不把基础打好还叫什么基础教育呢?基础教育何必抢别人的饭吃呢?人们常常说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小学要做好小学的事情,初中做好初中的事情,高中做好高中的事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2.整体性。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要做整体设计,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设计已经把初一改成七年级,初二八年级,初三九年级,从名称上改了就是为了形成一个整体,但是课程还是分段的。小学毕业到初一要浪费多少时间在复习考试上面,整体设计我们还没有真正实现,设置一个小升初、初升高的课程衔接研究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国家没真正解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3.综合性。课程为什么要综合,表面上看起来课程综合是为了节省时间,把课程节省下来,开发校本课程,有道理但是还不够,课程综合难道就是为了节省课时吗?肯定不是,它是顺应着知识发展的规律。我们人类开始只有一门知识,这门知识叫做哲学,后来哲学分流成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又分流成好多类,但是综合走向分科,分科也必然走向综合,综合再走向分科,分科以后再走向综合,知识发展的规律就是不断地从综合走向分流,分流再综合,这是知识发展的走向。所以我们国家的课程改革高中以分科为主,初中分科、综合相结合,小学以综合为主,它顺应着知识发展规律。但是还不够,课程综合更重要意义是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大家还记得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是什么人得到的?不是化学家得到的,而是几位物理学家,说明知识之间是互相沟通的,在课程知识的交叉地带、边缘地带最能够产生新的知识,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课程综合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目前国际上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跨界研究”,数学、语文、物理、化学之间跨界的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的综合实践学习就是提倡跨界,这就代表着课程综合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4.选择性。上海建平中学好多年以前就提出:没有选择就没有个性发展。选择是对人的最大尊重,课程的选择性才能造成适合的教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课程结构的这四个要求至今并不过时,我们也没有完全做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三个目标:</strong>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我们提出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把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不是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而是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人类知识丰富多彩,是无限的,但是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是一对矛盾体,如何解决知识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方法就是选择;第二句话是: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要把最新的知识体现在我们课程中,所以我们的教材内容是不断地进行改变的,我们要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为主要内容,但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也是开放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日本人就做的非常好,日本人的名字都是用汉字写的,只是与汉字读音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他们的计时方式是和中国一样的,那就是“旧历”,但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改变了这种计时方式,他们采用了“公历”,原因是为了在计时上和世界保持同步。这种改变具有现代意识,具有全球视野,说明我们的课程内容也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尤其是校本课程开发,要选用最新的知识来编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四个目标:</strong>学习方式。课程改革有许多环节,但是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最具有实质意义的,这个环节叫做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有两大类,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最大优点:1.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不是任何知识都要探究、都要体验的。2.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形成一个结构。但是接受学习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是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发现学习的优点正是接受学习的弊端,同时发现学习的弊端也正是接受学习的优点。所以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方式相结合。甚至在某种情况之下,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问题讨论到这并没有结束,我们的问题是当前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最大问题在于接受学习过多,而发现学习不够,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正是在学习方式变革上差距太大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上海PISA测试,2009年第一次,2012年第二次,三门课都是第一名,尤其数学特别好。美国的费里德曼写过一本书叫《地球是平的》,之所以说地球是平的是因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大家走到一起来并且大家有了合作,费里德曼到上海去考察,要寻找上海PISA测试的密码,他要求上海人给他看一所最好的小学和一所最差的小学,上海人给他看的最差的小学是蔷薇小学,这所小学是城郊结合部,民工子女很多,费里德曼一行人到了学校后不走进会议室,也不要校长介绍,而是直接走进课堂,一个男教师正在讲三年级英语课,课后美国人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后纷纷向美国人提出问题,之后费里德曼先生给他远在大洋彼岸的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夫人打了个电话,他说:“夫人,我在上海看到了最好的小学,这些孩子那么活泼、那么主动向我提问题,那位青年教师据说是上海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的刚刚从事工作两年,他的英语讲的那么洋气,上海的教育没有密码。”上海的教育要说有密码,那就是教师的文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校本研修。在外国是没有这种研修方式的,而是个体的,具有私密性,造成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割裂。之后英国又派出一个团队到上海专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并与中国老师同堂教学,他们发现上海教师授课非常精致、非常严谨、非常规范,而上海教师觉得英国教师整个授课过程由三个活跃的游戏组成也非常好。由此看出国内与国外课程的实施方式导致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是不同的,中国学生往往都是接受学习,忽视发现学习。两种方式要结合,更要提倡发现学习,我们应该在发现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上有所突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五个目标:</strong>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有好多理念,第一个重要理念:评价不是为了诊断而是促进发展,评价即发展。评价当然要诊断,但是现在我们课程改革以来,评价主要功能不是诊断,而是要促进发展,评价的过程就是促进学校发展的过程,大家可以研究一个题目,叫做“基于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第二个理念: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价标准是多元的,评价方法是多元的,评价的主体也是多元的。一把尺子就是一个标准,符合尺子的就上去,不符合的就掉下来,于是有多少个牛顿、多少个爱迪生被我们扼杀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第六个目标:</strong>课程管理。说到课程管理我们常常想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现在我们要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实讲的是管理而不是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包括课程形态,但是更重要的是课程管理,这个课程管理就是让我们大家都能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国家还有一个新的顶层设计是2014年3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个顶层设计有几个要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第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整体思考,系统设计。提出五个统筹,统筹是课程改革深化阶段的第二个要求。第三,要做十件大事。其一是研究学生的核心素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到这为止,我们可以做一个基本判断,我们国家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基本上完成,但是顶层设计以后下面的任务是什么,四个字叫做“基层探索”。顶层设计完成以后就是地方学校的基层老师们去探索、去落实、去创造,而在基层探索中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2.从课程和教学的关系来看要把课程改革作为一个重点。</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如何让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大还是教学大?一直有争论,前苏联人的观点是教学比课程大,因此在前苏联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框架中课程只是一个内容(只是教科书);西方人观点恰恰相反,美国人认为课程大,而教学只是课程的一种实施方式。我们国家在解放以前是课程比教学大,到了1950年全面的向苏联学习,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教学,没有课程概念了,我们那个时候做教师只知道教学不知道课程,是课程改革以后我们才逐步的确立了课程概念,而课程改革以后我们认为首先是课程,然后是教学。但是老师们想想课程比教学大是不是因为课程比教学重要?其实不是,课程和教学有大小之分,但是没有主次之分,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有人把课程和教学关系用了三个比喻:①课程是施工的蓝图,教学就是施工;②课程是球赛的方案,教学是球赛的过程;③课程是乐队演奏的总乐谱,教学是演奏过程。由此看出,课程比教学大,但是课程与教学同等重要。正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在重视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教学改革,重视课堂教学改革。这个大家要搞清楚,过去没有课程概念,课程改革以后建立起来这是一大进步,但是到今天为止,如果我们只有课程而忽视教学那是有问题的,必须把教学改革作为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3.真正的课程发生在校园里、课堂里。真正的课程就在老师们的脚下,在老师们的教学过程之中,是能被老师和学生们所能把握的课程,只是空谈课程改革,课程不能真正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各位老师是课程创造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4.当前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现在课堂教学还是比较混乱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课程改革以后“风生水起”,出了杜朗口模式、洋思中学模式、讲学稿模式、活动单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等很多模式,这是一种很活跃的现象,但是在活跃之下有没有混乱?有没有所谓的“热闹”?课堂教学这么“热闹”有没有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有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两年我们可都不会上课了,我不知道该怎么上。说明课堂教学表面上看起来是“热闹”的,其实课堂教学问题是不少的。今天我们讨论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梳理我们的课堂教学,让我们的教学真正回到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上来,不要被表面“热闹”的现象所迷惑,课堂教学改革要科学化、要经过研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二)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去。</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教学基本问题其实是基本关系,教学当中有许多基本关系,基本关系处理就形成了教学基本规律性,而基本规律性揭示了教学基本规律,这里有四个概念可以形成一个路线图:&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教学的基本问题—>教学的基本关系—>教学的基本规律性—>教学的基本规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讨论教学的基本问题就是讨论教学的基本关系,讨论教学的基本关系就是要得出教学基本规律性,讨论教学基本规律性就是要揭示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就是回到教学的基本规律上去。基本教学规律没搞清楚就无法进行科学而成熟的课堂教学改革,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就可能是不讲规律的甚至是反规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非常“热闹”,我们提出了许多的模式,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提出诗意语文,南京琅琊路小学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提出诗化语文、生命语文、生活语文、文化语文、情致语文、智慧语文、本色语文、简约语文等,对于这种现象,我的观点第一要支持,他们是要从某个角度形成自己对语文这门课程的独特认识。我第二个观点,现在回过头来对这些语文认识重新梳理,它是不是符合我们教育规律的,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去,就是回到科学的道路上去,今后的课程改革要走科学化的道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去,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教学和教育的基本关系。</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教学和教育是不同的概念,我们是进行语文教学,但是这是不是语文教育呢?教学和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曾有美国人写了一本书《金钱买不到的东西》,他的观点有三个,第一他认为我们需要市场经济,但是我们不要市场社会;第二市场经济永远是手段,永远是工具而不是目的;第三当金钱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出毛病了。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生前写过一本《普通教育学》,他认为自己写的非常出色,出版以后一定会引起高度关注,遗憾的是在赫尔巴特临死前这本书都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在他去世20多年以后,他的《普通教育学》发出了强大的声音,其中一个声音叫做“道德”,赫尔巴特讲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但是我最想说的是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我们讲教育的时候总是说把最有价值的东西传给别人,这个定义是不完整的,真正的教育是把有价值的东西以道德的形式传授给别人,这样的活动、这样的过程才叫做教育。赫尔巴特还说:“我不相信无教学的教育,我也不相信无教育的教学。”不相信无教学的教育按意思理解为所有教育活动都应该由教学来支撑,我们要进行教学改革当然要进行课程改革,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改革的落实,因此我们国家经常把课程改革作为一个重点来对待的。不相信无教育的教学,意思是所有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这让我想起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是“所有课都是政治课”,当然这句话是有历史背景的,不过意思是很正确的,所有课都要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一个人的道德成长不是靠德育这门课程的,所有课程都要承担这个任务。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所有课都要彰显道德的意义”,一个英国学者也曾讲过“教育的价值和价值的教育”,所有教育都应该具有价值,我们要进行价值教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由此,教育和教学的关系是教学必须要有教育性,教育性在当前最重要的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中课程改革部分没有提及“素质教育”,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国家不要开展素质教育了?那么这就涉及到对立德树人的理解,立德树人不是对素质教育的否定,而是对素质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对今后的素质教育必须从立德树人来理解,可以说立德树人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育人模式,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人”,把人作为教育的中心,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是个很重要的转变。康德先生讲“人永远是目的,人永远不是工具”,但是应试教育把人是当作工具的。 &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我们要通过立德来树人,原因是:</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1.道德和幸福的关系。</strong>人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寻求幸福,学生在课堂里学习就是为了体验到幸福,因此美国的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讲“教育有许多目的,但是其中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获得幸福,拥有幸福”。这里讲的是不是让孩子们未来幸福而是今天就要幸福,幸福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但是什么是幸福?我们过去理解幸福总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这是对的,因为幸福与否完全是心理的一种体验,但只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幸福就掉入“相对主义”这个泥坑,从而造成你有你的幸福观,我有我的幸福观,没有共同的幸福观,也就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完美生活中德性的实现”,有道德感的人才有幸福感,丧失道德感的人没有幸福感,于是我们国家提出要“立德树人”,让学生成为幸福的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2.道德与智慧的关系。</strong>我们说到智慧的人一定先是有道德的人,现在社会上智商高的人很多,但是智者却很少,原因是智商高而没有道德。因此,智慧内在包涵着道德。我们要缔造智慧教育、智慧课堂,做智慧教师培养智慧学生之前首先要有道德。立德树人,树智慧之人,通过立道德树智慧之人,缔造智慧教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3.道德和法治的关系。</strong>我们提倡依法治国、法制教育。过去是“法制”,现在是“法治”,说明不仅仅是制度上面,还包括治理的能力、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我们要做一个有法治意识的老师,要培养具有法治意识的学生。但是,道德和法治是什么关系?是相违背的吗?不是的,法国著名法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孟德斯鸠说:“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而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冲破底线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道德是最高的法律,让大家自觉的遵守法律,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进行法治教育,进行法治教育就是进行道德教育。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中写到“用法律来支撑道德”、“用道德滋养法律”。立德树人,树法治之人,要通过立德来树法治之人,这才把德治、法治结合起来。我们课堂教学改革以后要不要规矩?学生要不要纪律?课堂里有没有规范?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些规程都是要道德来滋养、支撑的,因此,我们国家提出立德树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4.道德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strong>习近平总书记讲“核心价值观就是德,既是个人小德,又是社会民族之大德”。大家都知道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不仅是核心价值观,也是道德问题。对以上种种,我想说中国的育人模式叫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我们的课程改革解决第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解决教学与教育的关系,让课堂教学成为道德课堂。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让课堂里永远飘扬着道德的旗帜》,让课堂里永远奔涌着道德意义之水,每一堂课都要渗透价值观教育,都要渗透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诗意的表达、是万里长城、是黄河长江、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春节的鞭炮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亮,要让文化之光在课堂里得到彰显。&nbs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个基本问题:教和学。</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课堂教学中最最基本的问题是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又体现在教和学的关系上,因此,教和学的基本关系这个问题不解决教学就不能回到教学的基本规律上来。课程改革到今天我们一直在教和学的关系中摇摆,那么教和学的基本关系是什么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点: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我提几个根据:1.中国的古文字,甲骨文中有两个字“教”和“学”,而且“教”和“学”字写法都很多,但是甲骨文研究者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学”字比“教”字出现得早,说明人类生活首先有的不是教而是学,人类先有的行为是学的行为。因此有了解释,“教学”是在学的过程中后来增加一个教的规律性。2.陶行知先生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归来,来到国内两个目的,第一:补充他的博士论文的草稿。可惜他的论文草稿放在一间房子里失火烧掉了,陶行知先生最后没有回到美国去进行论文答辩,他没有得到博士学位,因此陶行知先生不是博士,但是1927年,上海圣约翰大学专门给他颁发一个科学荣誉博士,因此陶行知先生还是博士。第二:考察国内的中小学,看了以后陶行知先生非常感慨,他说了一段话:“论起名字来都叫学校,但是讲起实在来又变成教校,这是太过注重教了”。学校变成教校,这是学校的异化。陶行知先生说:“教学不是教和学,而是教学生学”。是陶行知先生第一个把教授法改成教学法,是陶行知先生第一个提出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第一个提出怎么学我们就怎么教,教的法子来自于学的法子。陶行知先生这些话已经快过去100年了,但是我们课堂教学仍没有改,别说我们普通教师,就连好多特级教师的课也没有改。要说改,成都好多学校改的比较好,比如说成都师范附小的语文特级教师姚嗣芳,她的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学习为核心,学生就自己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小组与小组、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争论问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还有绵阳实验小学校长王超,他的学校的课堂也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所以我提议大家要到成都去考察他们的课堂教学。有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做《课程文化》,书中引用一句话“老师在课堂里应该断气”,教育的旧理念、旧方法要断气,所谓断气就是决裂、就是改变理念,一百年过去我们不肯改,包括特级教师不肯改,说明教师的旧理念、旧习惯是很顽固的,总是不自觉的表现出来。以学为核心回到学校、学生的本意上去。学生由“学”和“生”两个字组成,台湾人说学生是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命的意义。长期的课堂教学改革不让学生学而是被动的听老师讲,不断的传授、不断的告诉、简单的训练,学生就不再是学生了。3.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具有两面性,一面性是二战时期帮助希特勒,他带领一批热血青年冲上德国的柏林广场把所有的书烧掉。另一面性是他的哲学贡献,他讨论教师的高尚,他举例说木匠要打出款式新颖的柜子来,主要靠适应木头,意思是一个好木匠通过木头的外部看到了木头内部有一个活泼的生命存在,而我们教师面对的是活泼的学生,面对是活泼的生命,却说学生是木头,这是多大的差别。海德格尔的结论说教比学难,难在“让学”,我们过去讨论让学课堂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让学”这两个字是谁说的,后来在海德格尔的著作里找到了,是海德格尔第一个提出“让学”,因此教比学难,怎么让,这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我们要向哲学家学习。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出版一个重要的著作《学会生存》,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其中有个重要的结论:教学过程正在逐步的被学习过程所替代。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讲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没有教学过程,没有学生学习不叫真正的教学。5.印度首都新德里现代化程度很高,但是贫富差距悬殊,在新德里有许多穷人阶层的孩子没有钱上学。有一批学者想没有钱上学的孩子就不想上学、不会学习吗?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做了五年,每年不断地在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山村反复做同样的实验。他们在新德里穷人居住区的一面墙上开了一个洞,洞的大小正好能放进一台电脑,电脑下面是一个触摸屏,电脑的高度比孩子身高稍微高一点,然后他们就在旁边观察。这个实验设置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让孩子自己伸出手来触摸触摸屏,通过电脑来上网,在印度上网必须要用英文,可是穷人的孩子们不会英文,他们没有上过网,没有经验和技能。但是实验者们观察到的结果是穷人的孩子们几乎全都来到了洞的前面议论纷纷说这是电脑是可以上网的,胆子大的孩子开始触摸,突然之间电脑屏幕被打开了,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神奇世界,几个星期后几乎所有穷人孩子在互相帮助下基本学会了用电脑来上网。实验以后他们提出了以下问题:①他们在学校吗?②他们在接受教育吗?③他们在学习吗?回答起来很简单,他们没有在学校,不知道有没有接受教育(因为有没有接受教育完全是个体内化体验的过程,没有详细了解所以不知道),他们在学习。三个问题联系起来回答思考就不简单了,他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就是喜欢学习,我们用四个字概括叫“渴望学习”,所谓课堂教学改革回到基本问题上去就是回到孩子渴望学习的天性上去。老师们都有体会,一堂课孩子们很有兴趣你还怕这堂课上不好吗,还怕不能提高学习质量吗?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让孩子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我建议大家在课堂上对自己和学生提出“渴望学习”四个字的要求,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非常赞赏“课堂要有温度”这句话,有温度就是有情绪、就是有兴趣。②学习就是学生自我建构。这里用得到建构主义理论,对于建构主义理论在学术上是有争论的。台湾学者杨教授到南京大学做报告,报告之前他向大家提一个问题:“我现在站在你们前边你们觉得我存在吗?”会场上发出笑声,杨教授说;“大家不要笑,大家不是相信建构主义吗?你们还没有建构我就不存在啊。”显然他反对建构主义,理由是他觉得建构主义理论是反动思潮,反动在反对知识、反对科学。各位老师建构主义是反动思潮吗?反知识、反科学吗?其实不对,这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误解,它反对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产生的方式,它重视的是学习方式,但是学习方式的背后是学习者,因此各位老师要在心目中确立一个概念“学习者”,学习者不仅是学生,教师也是学习者,当大家都变成学习者的时候,教学课堂才是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③学习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学习方式一定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但是有没有一种学习方式是最有效的、是适合所有学生的?答案是有,那就是实验中说的你帮我、我帮你,就是合作学习,实验者认为合作学习就是最有效的、最适合学生的学习。费里德曼先生写《地球是平的》,因为合作大于竞争。另外一位心理学家讲:今天他学会了合作,明天他就学会了竞争。我们都要有核心竞争力,但是核心竞争力从学会合作来,今天在课堂里学会合作,明天在工作中、在社会中就学会有竞争力。可是我们今天的合作学习处在一个形式主义的阶段,老师要好好研究建构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④学习过程有许多障碍,但是不要害怕障碍。语言看起来是障碍,其实不是障碍,因为语言是在生活中、实践中习得的,语文就是让学生自己实践、要习得,培养他的语感。有个英国的小伙子到广州一年就学会了中文,他没有进语言学校、没有进大学、没有上培训班,他每天就是争取和中国人生活在一起,在生活中学习中文。⑤教学就是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学会学习、努力学习、创造性的学习、享受学习。怎么做到以学生学习为核心,我有几条建议:其一,确立一个理念——师生都是学习者,当老师也变成一个学习者的时候那么大家都在学,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额课堂就建构起来了,这个理念是埋藏在老师心中的,表现出来就是大家平等的。其二,课堂教学结构要改变,没有结构的变化就没有教学的变革。杜郎口中学分成小组学习,结构变化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结构变化了。没有结构的变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教学上的变革。其三,学习方式要变革。这三条建议会促进课堂教学真正以学生学习为核心,但是,以学生学习为核心并不是不要老师教了,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完整的过程,如果只有学没有教就不叫教学,余文森教授讲:教学是有教的学。我记得两年之前在绵阳实验小学讨论一个问题:课堂教学以学习为核心以后我们要不要教,需要什么样的教。各位老师也应该讨论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记住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概括成“不教之教”,它比学还要难,有什么样的教就有什么样的学,不是不要我们教,而是改变我们教的方式。杜郎口小学提出“无师课堂”,上课以后教师退出课堂,我不赞成,无师课堂不是真正的课堂,我们要改变教的方式而不是要教师退出课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们长期都在教知识,但是现在我们应该研究学生的核心素养。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在研究学生的核心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研究学生核心素养提出“四根支柱”:1.学会认知;2.学会做事;3.学会共处;4.学会生存。每一根支柱其实就是一个核心素养,到了2003年的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第五根支柱:学会改变。学会改变,改变社会、改变世界,说到底是改变自己,不会改变自己的人就不会改变其环境。核心素养提出来以后让我们课堂教学发生改变,不再是关注知识而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要从知识走向能力、从能力走向核心素养,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国外在研究核心素养,我们中国也在研究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组织一个国家团队研究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出来以后,要改变我们的课程标准,改变我们的教材,改变我们的教学。国家核心素养出来之前,清华附小窦桂梅带领她的团队研究清华附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他们研究清华大学在清华附小学生身上要留下什么文化印记,其中之一就是家国情怀。常州谷景区有学校研究核心素养,苏州吴江区有学校研究核心素养,各位老师也应该研究所教学科的核心素养、所在学校的核心素养。</p><p><br/></p>
讨论区
推荐视频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