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一看就会,风采无限(辽宁丹东卷中考作文升格指导)作者:乔德生

作者: 乔德生 发布时间: 2020-07-07 阅读:( 4170 )  

65bb60fba5e25.jpg

真题回放

写作:请将作文写在答题卡上。(满分60分)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一)看,需要眼睛;看见,却需要心灵。在浩瀚的星空下,我们能看见自然的伟大;在灵秀的山水间,我们能看见内心的宁静。撑把伞,让个座,绽放一个微笑……在看似不经意的善举中,我们看见了人性的美好;妈妈端来的牛奶、老师鼓励的目光、同学惜别的泪水……在看似不经意的生活细节中,我们看见了点滴的幸福……

请以“看见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充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二)翱翔天际是雄鹰的风采,变幻多姿是云朵的风采,绚丽芬芳是花儿的风采,阳光向上是青春的风采。操场上我们活力四射,舞台上我们个性张扬,课堂上我们孜孜以求……勤奋好学,助人为乐,积极进取,超越自我……十四五岁的我们应该让自己的花季焕发出独特的风采。

请以“风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升格示例一

●原作亮相

看到满山遍染黄

考生  商竟文

①层林浸染,落叶山黄,好似吾乡。

                                                           ——题记

②背井离乡五载有余。我看到了他乡的落叶,在清风中旋舞着。星散着的微光,在暗夜里爬行。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在这头,而故乡在那头。一片半黄的银杏叶飘在我眼前,我仿佛也看到了故乡遍地黄叶的山峦。

③我眷恋着故乡的山。在麦浪阵阵送香之际,铺天盖地的黄叶覆在山丘佝偻的脊梁。浅紫的映山红密匝匝地开着,沾染微凉的清露,迎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儿时的我,约着小伙伴,跑到山上摘白生生的毛桃。用手细细拂去桃身的草屑,一口咬下去,酸得两腮发麻半天也合不拢嘴。于是,又与小伙伴滚在一起,卸下一地缺口的桃子,去寻酸甜的野山楂。小时候的我,明知山上的桃子不甜,非要亲尝,在大失所望过后又期待着来年的蜜意。山上多蛇,但少像七绝崖上的赤色大蟒。很多都是红棕色的小游蛇,生着扁圆的脑袋,吐着猩红的芯子。落叶又窸窸窣窣地响了,大哥仔细分辨着蛇的“脚步声”。手捏着一柄树杈,颇具闰土风范,向落叶堆里一插,只见小蛇的七寸被禁锢在地面上,不安地摆动着细长的尾巴。大哥一面瞅着蛇,一面领我们向山下狂奔。忆起那时自己被吓的吱喳乱叫,还会自嘲自己太胆小,太愚昧,蛇哪里有什么脚步声,当年竟轻信了大哥的“歪理邪说”。

④在山黄之际,在落叶下总是坐着一个老人。携着那套老式炸爆米花机,在树下皱着所剩无几的眉,用力地摇着手柄。那响彻天边的惊雷是我们有美味可享的福音。他总是穿着洗得发白,补丁缀补丁的厂服,却经常“宴请”我们这群小辈。我们围住他,听他讲陈年旧事。当年村中闹饥荒时,只能用霉变的玉米炸爆米花,虽说有股“哈喇味”,但仍旧吃得开怀大笑。他凝视着黄澄澄的玉米,默不作声。我们也不说话,给予一个回忆的老人以最大的尊重。明白了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在我走的那天晚上,手中还捧着他特意送来的爆米花。而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也如同今夜一样静谧而安宁。

⑤我看见了黎明破晓的一瞬间,在阳光在山顶浓浓地涂抹时,云翳聚拢,我在朦胧中还是看见了那似曾相识的落叶。他乡的山遍染这秋意弥漫的黄。在不远处的未来,我也明了:我想家了,我想回大山了。

考场:内容22分+语言23分+结构10分=55分)

●点评分析

一、情景拟题,设疑——写景?读来却不然——借以思乡。情味深厚,令人回味。且妙应结尾,吸引读者。但要注意一字之差。

二、“题记”点题入乡情,美!但要注意错别字。

三、第二段,由“他乡”思故乡,自然入题,水到渠成。但“星散着的微光,在暗夜里爬行。”不合情境,删掉为妥。修改后,语意顺畅,入情入理。

四、第三段重点描写故乡的山,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念之情。但要注意多处细节问题。修改后,更加真实可感,强化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五、第四段,多处表达太突然,太生硬,缺少必要的铺垫,且感情挖掘不深刻,缺乏“高潮”感。修改之后,细节更清晰了,感情更真挚了,催人泪下,将作者感情推向高潮,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六、第五段结尾处表达冗杂,前后呼应不明显,字斟句酌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升华主旨。修改之后,语言精炼,前呼后应,情真意切,浑然一体。读来令人动容。

●升格作文

看见满山遍染黄

考生  商竟文

①层林尽染,落叶山黄,好似吾乡。

                                                               ——题记

②背井离乡五载有余。我看到了他乡的落叶,在清风中旋舞着。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在这头,而故乡在那头。一片半黄的银杏叶飘在我眼前,我仿佛也看到了故乡遍地黄叶的山峦。

③我眷恋着故乡的山。在麦浪阵阵送香之际,铺天盖地的黄叶覆在山丘佝偻的脊梁。浅紫的映山红密匝匝地开着,沾染微凉的清露,迎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儿时的我,约着小伙伴,跑到山上摘白生生的毛桃。用手细细拂去桃身的草屑,一口咬下去,酸得两腮发麻,半天也合不拢嘴。于是,又与小伙伴一起丢下一地缺口的桃子,去寻酸甜的野山楂。小时候的我,明知山上的桃子不甜,非要亲尝,在大失所望过后又期待着来年的蜜意。山上多蛇,很多都是红棕色的小游蛇,生着扁圆的脑袋,吐着猩红的芯子。对它们我是既怕又爱!落叶又窸窸窣窣地响了,大哥仔细分辨着蛇的“脚步声”。他手捏着一柄树杈,颇具闰土风范,向落叶堆里一插,只见小蛇的七寸被禁锢在地面上,不安地摆动着细长的尾巴。大哥一面瞅着蛇,一面领我们向山下狂奔。忆起那时自己被吓的吱喳乱叫,还会自嘲自己太胆小,太愚昧。蛇哪里有什么脚步声,当年竟轻信了大哥的“歪理邪说”,哈哈!

④在故乡的山铺黄之际,还悬挂着几片黄叶的银杏树下总是坐着一个老人。他携着一套老式的爆米花机,在树下皱着所剩无几的眉,用力地摇着爆米花机的手柄。我们很是期待那响彻天边的“惊雷”,因为那是我们有美味可享的福音。老人总是穿着洗得发白,补丁缀补丁的厂服,却经常免费“宴请”我们这群小辈。我们这群“馋猫子”常常围住他,听他讲过去的事情。从老人的口中得知,村中曾经闹过饥荒,能吃上用霉变的玉米爆的爆米花就已经很不错了,虽说有股“哈喇味儿”,但当时的老人和孩子都吃得喷喷香。现在日子好了……他凝视着黄澄澄的玉米,突然不作声了,眼里闪着一丝泪光。我们也突然沉默了。似乎明白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要走了,在我走的那天晚上,我手中还捧着老人特意送来的爆米花,我大口大口地嚼着爆米花,热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一路走,一路望。那一夜,我至今都难忘!

⑤而今离开故乡已经五年有余了,故乡的山也都披上了这秋意弥漫的黄了吧!好想再吃一口故乡酸酸的白毛桃,好想和大哥再听一回小游蛇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好想再尝一下老人爆的香喷喷的爆米花。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模拟:内容24分+语言24分+结构10分=58分)

●对比讲评

★失分点

1.半命题作文题目的命题部分切忌与原题目出现差别,马虎不得。

2.多处细节挖掘不够深,字斟句酌不到位,导致情感表达不够真挚,主旨不够突出。切记:细节决定成败。

3.可以运用华丽的语言,可以使用多种修辞手法。但要恰到好处地为表情达意服务,切不可故意为之。

★提升点

1.补题巧妙,情感真切。景物入题,补题有新意,借景寓情,回应全文,意蕴深长。通篇思乡之情浓厚,真实可感,让人潸然泪下。

2.精心选材,以小见大。好作文必须得有好题材,题材不求大,而求新;不求多,而求细;不求美,而求真。本文小作者能够从小处着手,深挖细节,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生活挖掘得越细,大意就表现得越深。

3.结构完整,浑然一体。本文形式美巧,开篇点题,结尾扣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衔接自然,自成一体。这得益于其靓丽生辉的语言的运用。

★应考攻略

1.半命题作文审题是前提。一要审题目;二要审题眼(确定写法和写作重点);三要审提示语;四要审体裁;五要审人称;六要审要求。审清题意要细心,要点环节不可少。

2.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补题时要注意如下问题:偏题;雷同;宽泛;随意。其补题可以采用如下技巧:具体人或物拟题法;特定情景拟题法;抽象事物拟题法;巧用修辞拟题法;逆向思维拟题法;虚实互化拟题法。无论采用何种拟题法,必须做到趋利避害——通顺连贯,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等。

3.半命题作文行文是重点。行文时要选好角度,找准切入口;要多思多悟,深挖细节;要多刻画,少转述;要精炼语言,妙用修辞;要情节曲折,情感动人;要材料新颖,主次分明;要开篇点题,结尾扣题;要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要主旨鲜明,风格独特;要字迹工整,书写美观。如此这般,作文不难!

升格示例二

●原作亮相

不平凡的风采

考生  乔鑫栋

①当昙花一现,这刹那的绽放便是昙花的风采,当骤雨初歇,这七彩的缤纷便是彩虹的风采,当夜幕降临,这满天的银光便是月亮的风采,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风采,等待我们去发现它,等待我们褪去上面的尘土,等待着照亮黑暗的角落。

②每一天,伴着清晨的雨露,听着鸟虫的歌语,闹钟乍响,扰了清梦,猛地一抬头,发现太阳公公还没起床呢,于是又一头扎进被子里,再续“前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母亲拿着竹条,瞄个准,一阵抽痛便从脚心处绵延开来,“妈!你怎么打人啊!”我顿时清醒了许多,母亲面不改色,说道:“该上学了。”然后我便不情愿地准备上学,当我匆匆忙忙冲出家门,向学校跑去的时候,我看见了一个老奶奶,还不过我肩膀高,推着一个三轮车,车上装着垃圾,旁边还有一把扫帚,很显然她是一位清洁工。她大概有七十岁了吧。

③我们很早的时候就熟识了。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你是这个镇子里唯一的清洁工,在一个初春的早晨,天还很冷,我看见你早早的就在大街上了,寂静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你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你是那么的孤独与无助,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冲了出去,也跟着你一起拾垃圾,看到你脸上的笑容,我也感到很开心,我跟着你走到很远很远,一直走到街道的尽头,我早已满头大汗,而你却面不改色,我问你为什么,你笑着告诉我,习惯就好了。我又问你,累吗,你仍笑着告诉我,看到街道上干干净净的,我一点都不累。那时候,我为老奶奶感到骄傲,为我自己感到骄傲。

④后来,我上了初中,你仍是这个镇子里唯一的清洁工,我们同样需要早起,我要上学,而你需要整理这个镇子的妆容,每一天我都能遇到你,但却少了一个稚气未脱的身影。是的,我此后再没有去帮老奶奶拾过垃圾,是碍于面子,是庸俗的开始,而老奶奶仍然是干净的,圣洁的。现在,我只为老奶奶感到骄傲。

⑤有的人,像我,半途而废,跌入世俗,有的人,像老奶奶,坚持不懈,永远圣洁,有的人平凡了一生,但是他们所做的事却不平凡,他们身上展现的是不平凡的风采。

⑥等风来,吹去你脸颊的尘灰,绽放属于你的不平凡的风采。

考场:内容23分+语言22分+结构10分=55分)

●点评分析

一、反向拟题,却与文中题材遥相呼应——平凡的清洁工却不平凡。这就是一名清洁工的风采——立足本职,坚持做好平凡的工作,你就会焕发不平凡的风采。紧扣“风采”入题,以小见大,意蕴深刻。

二、开篇类比,引发自信。但个别处需要调整修改。注意标点和表达。不可忽视细节。

三、第二段,由自己说起,一路铺排,引出主人公高奶奶。语言活泼,表达真切。生活平凡,工作平凡,人物平凡,入情入理。但要注意语意的顺畅。

四、第三段,小处着手——平凡;大处着眼——不平凡。高奶奶的风采深入人心。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但要注意人称的使用和细节的挖掘。

五、第四段用“我”反衬高奶奶不平凡的风采,发人深省。但表达有点生硬,缺少必要的铺垫。修改之后,上下文衔接自然顺畅,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六、第五段人称和标点多处使用不当。修改之后, 语意顺畅了,表意清晰了,给人以美的享受。

七、第六段注意人称和句式的变化。修改后,会升华文章的主旨。

●升格作文

不平凡的风采

考生  乔鑫栋

①昙花一现,刹那的绽放便是昙花的风采;骤雨初歇,七彩的缤纷便是彩虹的风采;夜幕降临,满天的银光便是月亮的风采。每个人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风采,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等待着我们褪去上面的尘土,等待着它照亮黑暗的角落。

②每一天,伴着清晨的雨露,听着鸟虫的歌语,清梦在闹钟的“炸响”声中逃之夭夭。揉揉惺忪的睡眼,竟发现太阳公公还没起床呢,于是又一头扎进被子里,想再续“前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母亲拿着竹条,瞄个准,一阵抽痛便从脚心处绵延开来,“妈!你怎么打人啊!”我顿时清醒了许多,母亲面不改色地说道:“该上学了。”然后我便不情愿地开始准备上学。当我匆匆忙忙冲出家门,向学校跑去的时候,我就又看见了您——清洁工高奶奶。您还不过我肩膀高,推着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着垃圾,旁边立着一把扫帚。您今年大概有七十多岁了吧!

③我们很早的时候就熟识了。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您是这个镇子里唯一的清洁工。一个初春的早晨,天还很冷,我看见您早早地就来到大街上了。寂静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您一直在坚守,您似乎是那么的孤独与无助。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冲了出去,也跟着您一起捡拾垃圾,您笑了。看到您脸上的笑容,我也笑了!我跟着您走了很远很远,一直走到街道的尽头。此时我早已满头大汗,而您却面不改色。我问您为什么,您笑着告诉我:习惯就好了。我又问您:累吗?您仍笑着告诉我:看到街道上干干净净的,我就不累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街道,心中一阵激动。突然觉得您略微佝偻的身躯是那样的高大。是您用辛勤的汗水为小镇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风景线。我真的为您感到骄傲!

④后来,我上初中了,您仍是这个镇子里唯一的清洁工。我们同样需要早起,我要上学,而您需要整理这个镇子的妆容,每一天我都能遇见您。但稚气未脱的我却再也没有去帮过您。我心里清楚是碍于面子;我也晓得庸俗从此开始。而您仍然是干净的,圣洁的。您的风采让我惭愧。

⑤有的人,像我,半途而废,跌入世俗;有的人,像您,坚持不懈,永远圣洁。您平凡了一生,但您所做的事却不平凡,您的身上展现出的是不平凡的风采。

⑥等风来,吹去您脸颊的尘灰,让不平凡的风采在小镇的街道上傲然绽放!

模拟:内容2分+语言24分+结构10分=58分)

●对比讲评

★失分点

1.细节挖掘不深,多处表达不够精美,个别人称使用不够得当,几处标点及上下衔接缺乏深思熟虑。细节问题不容忽视。

2.注意审题,最好能体现已给的话题或与话题有一定的联系;最好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或能暗示自己的思想观点。

3.最好抓住“提示语”来表现自己的风采。注意审题的角度。

★提升点

1.反向思维,巧妙拟题。“题好一半文,花香蝶自来”。能够“大题小作”——即抓住一点,写深写透,避免了泛泛而谈。在原话题的基础上适当增添新的因素,显露题旨,由大变小、化难为易。文题简洁明了,与文章内容相一致。

2.题材新颖,以小见大。所选材料有力地凸现了当今社会的焦点——如何展现个人的风采。本文作者从立足本职岗位的角度来告诉人们:只有坚守平凡的岗位,才是个人风采的集中体现。读来发人深省,意味深长。

3.以“我”为线,情真意切。“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我”反衬了高奶奶不平凡的风采,“我”见证了来源于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的风采,“我”融身于不平凡的风采中感触颇深。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情真意切的感动。

★应考攻略

1.好的文章有情有义是关键。考场作文时间有限,学生容易虚构成文,误认为字数够了即可,导致捏造事实,表达错乱,假情假意。这就要求考生应在“真”字上下功夫,选材要“真”,情感要“真”,只有这样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景交融,方可情真意切。

2.好的文章还需好的表达。同样的素材,不同的表达,效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观之,好的表达也很重要。好的表达依赖于好的写法和好的语言,考生应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和出彩的语言,以此为自己的表情达意增光添彩。这需要考生平日里应加强表达的训练。

3.锤炼词句,注重细节。好的文章还应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认真推敲,细细描绘,精美表现,突出细节。一处精彩的细节描绘,也会动人心弦,发人深省。

(此文发表于《意林·中考满分作文与名师阅卷解析》一书)

5f044ee4adf9d.jpg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