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视界- 大课堂

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自助课程建设的实践省察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0-03-17 阅读:( 8418 )  

 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  李宝玉

5e705187ea2e0.jpg

南京市李宝玉名师工作室以来,围绕“主题学习”教学主张,立足课堂实践,结合课题研究,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促进学生、教师和学科的共同成长。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要求,积极打造面向学生的区本、校本课程,另一方面,借助区域名师工作室平台,积极研发面向教师的区本、校本课程。在名师工作室建设实践中,我们积极开展名师集群式培养实践研究,形成了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以点促面,区域联合,市区校联动,推动区域名师团队整体发展。

一、课程建设的理念与目标

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自助课程建设,首先要围绕“确立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思考应当试图达到什么课程愿景?佐藤学强调,课程“意味着学校中教师和学生创造的教育经验的总体”,课程可以“界定为教师所组织学生所体验的学习经验”。佐藤学的课程观抓住了课程的本质,即课程是动态的、实践的、生成的。基于佐藤学的课程观,我们定位了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1.名师集群视野:关注名师群体的共生共长。

以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名师集群既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名师为核心组建成一个个不同学科的“群”(名师工作室),也是在每个“群”(名师工作室)中,不同名师组成的研究群体。在名师集群视野下打造“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我们不仅关注工作室内部不同名师群体的交流学习,更关注工作室同其他名师工作室之间的交流学习,通过共生共长、抱团成长,朝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形成名师团队和高水平的研究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2.主题研训方式:强调立足课堂的策略生成。

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的实施,采取“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方式进行。所谓“主题”,是指从教学实践中提炼而出的、为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需要突破的问题;所谓“课例”,是指围绕主题设计和实施的课堂教学实例,这个实例需要体现“问题解决过程”,为研讨和培训提供鲜活的抓手。“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强调确定主题、形成课例、开展研讨、实施培训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重在实现工作室课程建设的“教研培”一体化。

3.自助课程建设:体现动态生成的课程本质。

首先在课程内容上是自助的,工作室及成员立足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形成主题并开展研究;其次在课程实施中是自助的,工作室及工作室之间定期围绕主题课例开展研讨,相互交流启发,不断完善主题策略;再次在课程评价上是自助的,每学期工作室把每个成员的研究主题及相关内容等汇集起来,形成阶段性成果。总之,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课程过程的实施,再到课程评价的开展,都体现了课程动态、实践、生成的本质要求。

基于上述课程理念与思路,我们依据名师工作室情境主义发展理论,关注课堂的发展,不断生成课堂教学的策略;关注课程的建设,不断丰富学生学习的经验;关注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主题学习的主张,通过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的建设,实现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名师群体开展同一主题和项目的研究,在多个促进者的指导下,不断改变教师成长焦点,在促进学生和课程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与实施

基于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自助课程建设,还要围绕“建构课程内容”,思考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更要围绕“组织课程实施”,思考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建构课程内容和组织课程实施,是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自助课程建设的主体,在这两个环节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利用“名师集群”工作室平台,打造动态的、实践的、生成的教师成长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课程内容建构

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内容指向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每学期,工作室征集成员基于自身实践选择的主题,并对主题进行汇总和归类,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课程内容。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内化工作室主张—筛选个性化问题—形成共同体主题”建构课程内容的路径。

首先,内化工作室主张。构建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内容,必须要内化工作室主题学习的教学主张。从立足课堂的“主题学习结构元”,到开展主题学习的相关能力,再到促进主题学习的辅助技术等,都应在课程内容中有所体现,通过课程实施,在提升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不断深化和丰富对主题学习的理解和实践。

其次,筛选个性化问题。在内化工作室主张的同时,工作室成员要基于事实和证据开展教育教学的诊断,一方面通过测试数据、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事实和证据,另一方面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样本分析,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诊断结果的真实性进行论证。在此基础上,工作室成员对自己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把自己阶段性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报工作室。

第三,形成共同体主题。工作室每学期对成员上报的个性化问题进行汇总和分类,形成工作室若干个阶段性研究主题,并依据研究主题,把工作室成员分成若干个阶段性研究共同体。与此同时,加强工作室同其他工作室的交流,为工作室内每个研究共同体寻找研究内容相对应的研究团队,结成研究伙伴,寻求研究指导,共同开展研究。

以2018年下半年为例,经过上述路径,我们构建了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自助课程内容结构:

5e7052455bc12.jpg

2.课程实施推进

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实施是以研究共同体“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的方式开展的。工作室成员及各个研究共同体,在确立主题的基础上,开展主题研训活动。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打造课例—开展研讨—实施培训”组织课程实施的路径。

首先,打造课例。以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为例,工作室内研究共同体围绕主题,一是开展共读共写活动,通过文献研究,明确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了解他人围绕这一主题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自己在目标、对象、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特色等;二是开展教学诊断活动,通过调查研究,反思自己在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方面的经验和问题,梳理出自己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课例研究,进行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的课例设计,并付诸实践。必须强调的是,这里的课例是体现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的课例,要为研讨和培训提供鲜活的素材和抓手。

其次,开展研讨。这里的研讨强调是围绕主题和课例进行的研讨。在课前,工作室研究共同体围绕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倡导以协作探讨的方式开展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尤其是在教学设计阶段,更要深度备课研讨;在课中,工作室成员要围绕主题进行课堂观察,开展同文献、教材、学情的深度对话,结合主题课例发现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思考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在课后,及时召开教学反馈会议,对围绕主题开展教学设计及实施进行充分的研讨交流,形成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的具体策略。以此同时,工作室研究共同体还要和其他工作室的研究伙伴进行研讨交流,扩大视野,形成有效策略。

第三,实施培训。这里的培训是围绕主题和课例,结合研讨开展的培训。培训是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实施的重要一环,是工作室成员在自我研修,同伴互助基础上的专家引领, 对提升研究共同体的研究品质至关重要。在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的研究中,我们强调围绕主题课例的研讨、培训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过程,无论是工作室研究共同体的同伴互助,还是工作室之间研究伙伴的同伴互助,都充分体现“研中有训、训中有研”的特点。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我们也倡议每次活动围绕主题聘请专家参与,在观课、研课的基础上请专家对研究共同体进行即时指导。当然,工作室研究共同体也可以把自己平时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下来,定期约请专家把脉指导。

从打造课例到开展研讨、实施培训,是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实施的活动方式。一般情况下,工作室研究共同体围绕一个主题,要经过多次的主题课例式研训结合活动,在这过程中,主题认识不断深化,策略不断明晰,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能力也不断提升。

三、课程建设的评价与省察

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再到课程实施,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自助课程建设要围绕“评价课程效果”,思考怎样确定课程目标已经达到?围绕“课程建设省察”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化课程的研究?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的评价及省察要渗透到整个课程建设的过程之中。

1.课程评价建议。

佐藤学在强调学习经验时特别指出,“经验不是重复经历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和本能反应,而是能够思索洞察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极为重视学习的过程与体验,而不仅仅着眼于学习的结果。基于此,我们评价课程效果,一方面要看课程是否促进了师生素养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看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否实现了认知的拓展和实践的深化。

第一,关注课程的研究过程。同样以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为例,我们不仅要关注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最终获得的有效策略,更要关注有效策略形成的过程,关注在研究过程中,工作室成员及研究共同体围绕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开展了哪些研究展示活动,撰写了哪些有价值的研究论文、案例,开设了哪些有推广性的示范课、讲座,取得了哪有社会效益和积极影响等。

第二,关注教师的认知拓展。在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自助课程建设过程中,围绕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主题,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形成对主题的认识,通过主题学习教学设计和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主题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形成和深化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主题认识的同时,积极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论证和拓展主题认识。

第三,关注教师的实践深化。在工作室研究共同体围绕构建“主题环节结构元”主题开展研究过程中,前期的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指向的他人和工作室成员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学设计和实施指向的是工作室成员实践经验的提升;课程评价与省察指向的是形成和推广实践经验。这一过程中,工作室课程建设实践的推进是层层深入,不断发展的。

为此,我们倡导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每学期结束,工作室成员均要围绕自己研究的主题,上交学期研究过程性材料,包括涵盖主题背景分析、主题调查研究、主题文献研究的主题内容解析,涵盖典型课例、策略提炼的主题课例研究,涵盖主题展示活动及开设的公开课和讲座,撰写的论文及课题的主题成果呈现等。其倡导的就是对课程的研究过程、教师的认知拓展及实践深化的评价,通过评价,在促进学生和课程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课程建设省察

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面向名师工作室“名师”成长的课程,其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为此,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尽量规避课程建设的随意性和经验性,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再到课程评价,不断进行课程建设的实践省察,不断完善课程建设。

首先,凸显价值性引领。

工作室要加强对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建设的引领,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从课程管理到课程评价,要帮助工作室成员和研究共同体立足教学教学中的问题,采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避免形式主义,人为加重教师负担。为此,工作室要加强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和规划指导,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环境创设和资源建设,加强对课程评价的机制支持和平台建设,引领课程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突出现实性指向。

在凸显课程价值性引领的同时,必须考量课程的针对性。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建设的显示条件如何,工作室成员及研究共同体的优势和不足有哪些,他们在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他们的问题如何同工作室的教学主张相融合……这些都是工作室课程建设的基础和出发点。为此,工作室要将工作室课程建设的愿景同工作室的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持课程旺盛的生命力并有序推进课程建设。

第三,增强主体性参与。

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强调的是教师自助课程,课程的推进高度依赖工作室成员及研究共同体的主动性、持久性和创造性。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工作室成员适应以往的任务接受型课程,不仅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而且因忙于学校各种事务性各种,持久性也不够,这些都影响到课程推进的效果。为此,我们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推进课程,关注工作室成员对课程的内化和认同,为课程建设注入持久的动力。

第四,关注延展性空间。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等,都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和主客观条件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为此,名师集群“主题研训式”教师成长自助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关注课程的生长性,以课程内容为例,每学期工作室及研究共同体研究的主题要做系列性考虑,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形成继发性问题,形成新的课程增长点。在此基础上,在重新审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思考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评价课程的方法,体现课程动态、实践、生成、开放的特点,在实践中促进课程、学生和教师的不断发展。

(本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年第5期)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