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莫若授之以欲 ——浅议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方法

作者: 任培霞 发布时间: 2019-10-21 阅读:( 5189 )  

授之以渔莫若授之以欲

——浅议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方法

河北省霸州市实验中学   任培霞

 

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说:授之以渔莫若授之以欲。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学习欲望、激活学生学习动力,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素养、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境”“精”“经”“静”来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以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为例来浅议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方法。

一、稻花香里说丰年--境

境,即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不同的情境,尽可能地综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情感激发、分享表达创造良好氛围。

例如在学习“爱在家人间”时,有教师是这样创设情境进行情感升华的。教师说:今天同学们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体会到了父母的爱,有的说知道了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有的说认识了逆反心理的危害,还有的说我们不要用极端的方式来处理与父母的矛盾。教师又说:是的,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着亲情、关爱和欢乐,虽然我们与父母之间会有矛盾或是误解,但是我们要想到这都源于他们对我们满满的爱,让我们全体起立,大声说出“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尽情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这时学们生全部站起来,连续两次大声喊出“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接下来,教师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背景音乐,在音乐中老师点出“严也是一种爱,让我们学会理解父母”这一主题。在这里教师利用语言、音乐渲染情境,把学生情感推上了高潮,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得到了深入,心理品质得到了提升,道德意识得到了提高。

我们在利用语言、多媒体、游戏、活动等方式创设不同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情”与“境”融合。正如有的专家所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我们就是要在教学情境中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内化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升华情感,进一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二、语不惊人死不休--精

精,即问题精准、活动精彩。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指向性、生活性、新颖性。指向性是问题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与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生活性指问题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要保证能促使大多数学生处于思维状态;新颖性指问题的设计要新颖生动,能吸引学生。同时,教师组织的活动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爱在家人间”学习过程中,有教师组织了“小冰应该怎么办”的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先以教材中的“小冰与父亲的分歧”案例做为情境导入,提醒学生围绕“分歧在哪里?”“小冰是怎样想的?”“父亲是怎样想的?”几个问题来思考。学生积极讨论,然后分组发言。教师听完后又问:如果你遇到这种问题,你是如何做的,并说说这样做的原因。接下来学生就会出现多种答案,有同学说不到同学家写作业、看录像了,这会导致对同学的失信,也会迁怒于家长;有同学说按家长的要求做,保证了安全和休息,可未必有时间看录像,自己和同学都不尽兴;有的说不按家长的要求做,写完作业、看完录像再回来,这会让家长担心,有可能还受到惩罚;有的说与家长协商,双方都让步,可能都满意,等等。教师这时引导学生说:请同学们多中选优,权衡利弊,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最后又引导学生要善于与家长沟通,探讨沟通的有效程序。在这里,教师就是通过一个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深化,在探讨、体验、分析中增强能力、提高认识。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经

经,即畅谈经历、分享交流。陶行知先生曾说:接知如接枝,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例如,在学习本课中,有教师设计了“架起理解的桥梁”的活动,逐步引导学生体验、分享、交流。在活动中,第一步教师先出示电视剧《幸福请你等等我》中一对母女极具生活化的情景——母亲看到上中学的女儿与一位男生走的过近,以为女儿在早恋,于是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地批评男孩与女儿,母女之间有了冲突。然后教师请同学思考并回答:母女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有何不妥?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第二步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猜猜这对母女是如何处理此事的,请同学们分角色表演不同的处理方式及结果。同学们表演出不同的过程和结果——有的和睦了,有的矛盾更大了,有的在表演激烈的争论,有的请出了父亲,有的还请出了男孩的家长等等。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哪种过程与结果最好,哪些是两败俱伤。第四步再播放《幸福请你等等我》中母女的理智、和睦的解决过程与结果,分析剧中母女和好的具体过程、沟通的技巧、方法是什么?第五步教师问:你有过类似的被家长误解经历吗?你是如何处理的?这时,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经历、结合自身的做法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换位思考、沟通场合、说话的语气表情等等方面架起沟通理解的桥梁,从而化解矛盾。

四、此时无声胜有声---静

静,即沉心静思、体验内化。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静心思考、不断反思的时间和过程,就如同留白。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国画中的“几只蝌蚪,便画出十里蛙声;一片远帆,便引出万斛离愁”。作为独特的艺术活动——课堂教学同样需要空白之美,讲究留白艺术。

例如,“爱在家人间”学习过程中,阅读感悟 (教材P78)“妈妈的味道”,让学生去思考:除了“妈妈的味道”外,你认为“爸爸的味道”是什么?“爷爷奶奶的味道”呢?他们的味道相同吗?这些味道属于什么“爱”?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份情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这种情感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庭结构会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亲情之爱,但是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家庭之爱。随着我们不断长大和独立意识的增强,我们与父母开始有爱的碰撞,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开始有了矛盾和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它要求中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化解矛盾与冲突。沟通传递爱,需要我们感受与父母相处的瞬间,感受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因为爱是需要呵护的,引领学生更深刻的思考感悟子女与父母要尝试接受彼此的爱。

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均衡学生发展的差异。同时,还可淡化教育的痕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实现教育无痕。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鲁迅先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智慧,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感中产生的。我们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一切从学生需求出发,创设特定情境,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感悟升华,使道德与法治课更精彩、更有效、更受学生欢迎和喜爱。

(本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