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疫苗”助我成长 ——参加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公益支教研修心得

作者: 杨文军 发布时间: 2019-10-01 阅读:( 5647 )  

一剂“疫苗”助我成长

——参加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公益支教研修心得

杨文军

     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于2019年9月21日-22日在院长朱孝忠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25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来商都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公益支教活动,本次活动内容有名师作课、说课;专家做关于名师工作室建设相关内容讲座;名师做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讲座等活动。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积淀成果的季节,在这全国上下喜迎建国70华诞之际,我们有幸享受着来自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送来的饕餮大餐,虽然本次学习时间短,但到目前还在回味无穷。正如芦苇所长所讲这是给我们名师工作室建设开的“药方”,但我更认为这是给我们接种“疫苗”。

      一天半的时间,观摩一节小学的阅读课及课后说课,聆听朱孝忠院长关于“名师工作室的价值及定位”和芦苇教授关于“县域名师工作室专业化建设”的专题讲座,参加五名名师零距离回答基于学科建设的问题答疑活动,感到这次学习收获是满满的,同时也感到这剂“疫苗”的神奇作用。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接种疫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预防传染病。(百度)

      朱孝忠院长在讲座中强调名师工作室不是教研组、课题组、项目组,应该是聚焦于名师引领下的,聚焦于名师研究的主题,聚焦于名师工作室研究的、名师研究的教学主张,来进行的聚集于一个团队化的共同研究的这样一个组织;芦苇教授通过一个招聘案例,引出在当下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指出名师工作室诞生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教育创新的一种形式,起于草根,行为当代。为我们讲解县域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及领军人才的成长及名师工作室团队如何协作、如何发挥好团队每个成员潜在能力,阐述了做专业化的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理念。高屋建瓴地阐释工作室的内涵发展及工作室发展的瓶颈,为我们揭开了工作室的神秘面纱。芦苇教授的学术报告语言幽默、生动,寓意深刻,使大家更加明确工作室该做什么、怎么做,赢得学员阵阵掌声,受到听课学员一致好评。

     两位专家结合全国各地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现状,例举很多地区在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历程中,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厌战情绪、来自内外的挫折和失败、得不到认可的问题,甚至也点出有的名师工作室半路夭折,面对这样种种影响工作室建设的情况,思考我们县名师工作室也会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呢?如果将面临工作室不知下步怎么走?或走到哪里的时候?如何突破名师工作室成长的瓶颈呢?我们作为主持人该咋办呢?来自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的专家给我们注射了这支“疫苗”,预防我们出现不利工作室健康成长的肌瘤。

      名师工作室就是一个为了达到促进县域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我们各个工作室要聚焦学科特点,与他人融合发展,聚焦活动打造我们自己的教育品牌。

      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大批热爱教育情怀之士,一个志同道合的研修团队。

      需要我们要有我们相互学习、合作、分享、推动我们工作室的正常发展的精神。

      需要我们要健全机制建设,明确工作室的教育主张,规划好团队发展的路径,立足课堂成为儿童成长的供给站的方向。

      需要明白工作室领衔人的历史使命,引领教育改革趋势、化解教育发展的难点的重任。

      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重做学生,重新学习,做一名有价值的深度学习者。

      需要我们全体工作室的成员要有自我成长的动力、自我提升的活力、团队前进的向心力。

      需要……

      因教师是学校最珍贵的资源,我们不仅要利用好资源,更要开发好资源,怎样能开发好资源?这次地被芦苇教授所做的讲座又一次地唤醒和点燃,激发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学习中要不断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才能使我们潜心学习专研,发挥好这个平台的作用。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能比平地看的更远,聆听了芦苇教授的专题讲座,严谨高效地告诉我,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要带领好一个团队要走的远、走的稳、走的快、走的有效,取决于他和什么样的一群人在一起走。我现在的团队就是一群爱教育、爱学习、求上进的优秀教师组成,相信我们立足于课堂,从学校、教师、学生、教学实践来,然后在教育教学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及时地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检验、实践、推广研究成果。

      名师工作室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工作室的建设行不行取决于“行动不行动”,我们只有不断地奔跑,才能不停留在原地。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