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高端研修班在上海圆满结束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9-01-17 阅读:( 5989 )  

(2018-12-26)吕凤祥报道

2018年12月21——24日,由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高端研修班”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来自吉林、山东、内蒙、黑龙江、辽宁、深圳、广州、四川、安徽、河北、云南等省市县级教研员和来自基层学校的兼职教研员,共计300多人参加了研修班。

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院长朱孝忠,银川市教科所所长芦苇、成都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沈明德,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凤祥出席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还为新加盟的单位、个人授牌、颁证,吕凤祥主持了开班仪式。

本次研修班的主题词是:转型 创新 高端 研修。

浙派名师、浙江省生物高考命题专家、华东师大教师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吴江林主张在教学、学习、评价目标,要保持一致性。他用大量的案例论证了目标、活动、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有效学习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要做到:清晰、科学、有效。

芦苇老师是宁夏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他认为教育论文与写作,这是指导、提升教研员专业成长的必备能力的基础性课程。沈明德院长以叙事性的语言,介绍了一个教研组形同虚设、打架斗殴,而后走上集体共同进步的真实故事,他说:“教研组建设就是人的建设。弱校无科研,无科研校必弱;弱组无教研,无教研组必弱;弱师无学术,无学术师必弱”。他主张教研组要以文化引领,加强文化建设。

诸向阳老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介绍了自己的课程开发过程与成果,主张课程开发要《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必须要以积极的心态发展成长,要在上课中成长,在写作中成长,在课程研发中成长。他例举了积极心态的几点体会:研修听会时能坐第一排就不做第二排;能上公开课就不推三阻四;能跳出来,就不要挑出来;能坚持,就不懈怠,能文本阅读,就不电子阅读;能与名师为伍,就不与庸常相伴,能见到远方,就不苟且现在。

刘濯源老师是南京心智文化研究院院长,他的“基于思维可视化——教学效能提升策略”,认为目前教学中最大的盲区是,教师没有感受到学生消化进度与学生掌握哪个重要。他首先和学员一起分辨了效率与效能的不同,单位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成果、信息价值是效能。知识结构化、合理的学习策略和正面的体验是提升教学效能的优势策略。刘教授主张建构正确的心智模式,让教育看见思考的力量,以《西游记》为例,讲述了唐僧的心智模式,注重学生专注力,意志力的培养,他说人的优势是思考,而动物的优势是感性,教育应培养人的思考力,在分享环节刘教授还重点介绍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学习力和创新力。 

蒋守成是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他带来的主题是“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他认为,教师的核心素养就是:能够帮助教师在复杂的教育环境中,灵活解决问题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情感态度的综合品质,他说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中,一部分人后来事业有成,他建议作为教师,不要与别人较劲,不与自己较劲,不与老天较劲,教师的情绪很重要。他介绍了自己所在学校的课程建设,他教给孩子在倾听时应做什么,从单一知识传授向“育人”方向的转化。

潘建明老师是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工程”首批培养对象,正高级教师,自觉教育的创始人。他讲了“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教研工作的转型与创新”。他关注的是教学的行为变化,他认为,做好教研的前提是群体要群体钻研,要关注教研行为文化变革,教师要下题海,学生下轻舟。

研修班整体安排是紧凑的,内容是丰满的,学员的出勤率一直很高。研修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走访:来自河北的一位老师说,本次研修班够高端的;四川乐山教科院许院长认为,我们的团队老师都认为来值了;来自黑龙江的一位小学校长说,我们必须要让老师们出来听听,长长见识,开开眼界,换换脑筋;山东的肥城的几位教研员说,你们主办单位能不能到我们那儿办一期高端班?让我们更多的教师都能听一听。

本次研修班,第一,我们坚持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名教师搭建平台的课程设计,围绕教研转型、创新、高端主题设计课程,凸显了主办单位的服务理念。第二,我们强调了教师发展中要有国际的视野和民族、国家的情怀意识。把握了教师的成长方向。第三,再一次传播了新的时代党和国家对教师所寄予的期望,让参加研修的教师们倍感肩负重担的份量。第四,所有讲课的导师,都是来自基层的草根,他们代表着中国目前教育改革的前进力量,是教育改革的先进代表。第五,我们点明了教研转型的方向:向“育人”“育师”的方向探索发展。第六,本次研修班,始终都在传播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

我们会不断地总结,不断地进步,为国家的教育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大图欣赏:     教研工作转型与创新的路径在哪里

参与评论 共有0条评论


微信

分享到微信

微博